”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的认识。
浅谈政治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五指山市五指山中学 杨锐光 理论联系实际,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要积极探索"联系"的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以及同一年级教材的不同知识点,采用切实可行的形式,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高一《经济生活》(人教版)教学联系市场经济实际,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或途径去实现。根据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形式和途径来实现。第一,请进来,介绍市场经济的生动材料。如教学第九课"征税和纳税"时,请市地税局干部给学生介绍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介绍主要税种和主要违税现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纳税人"意识。又如教学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时,请市人民银行干部给学生讲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并介绍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这些生动材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科的兴趣。第二,走出去,了解市场经济的鲜活信息。如教学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时,老师列出调查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到集贸市场自主活动,了解一种商品的价格在市场上是怎么形成的,了解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价格是怎样变化的。又如教学"投资的选择"一课时,组织学生利用星期天到银行营业点了解储蓄、债券的利率和办理保险的知识。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天地里亲自调查访问,就能感受市场经济的脉搏跳动,从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三,引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热点,使学生立足教材知识、面向市场实际,登高望远。诸如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内需、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三农"问题等都是引进课堂的极好材料。就以推动内需为例,1999年国家增发600亿元国债,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给8400万人加薪,调整收入分配,高校扩大招生48万,提高纺织、服装和煤炭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学生认识到,这都是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客观调控手段,推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进而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解。第四,组织学生模拟操作、演讲讨论,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市场主体意识。如教学"投资的选择"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知识,提出一项家庭投资计划。学生通过模拟操作、计算论证,感受到家庭投资不能仅仅是图获利多少,还要考虑到家庭的资金实力、家庭投资结构、国家政策导向、承担风险的心理等诸多因素。从而使他们对书本知识理解得更深,同时感到自己也成了市场投资的主体。二、要正确处理"联系"的实际内容。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还应该正确处理好"联系"的实际内容。这里所讲的实际内容,包括社会实际、学校实际、教材实际、学生实际等等。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实际。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下面就如何联系学生的实际谈三点建议。1.要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实际。各门学科,都是互相联系的,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联系学生的知识实际。如哲学和各门具体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讲授哲学理论时,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各门学科知识,去理解深奥的理论,这易于使学生融会贯通,激发他们的兴趣,促动他们的思维,减少学习的困难,并能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如讲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时,可以运用学生已知的物理知识:力与万有引力、重力、摩擦力、强力、浮力;已知的化学知识:酸与硫酸、盐酸、硝酸;已知的数学知识:四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等。利用学生这些已知的知识,让他们分析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既看到特殊,又认识普遍,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又如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学生已知的成语,说明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的原理。运用学生已知的哥白尼"日心说",说明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原理,等等。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去理解原理,容易贯通,又使他们看到各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并能运用这个观点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里所说的生活实际,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日常生活中所争议的问题。如讲授政治理论和原理时,应当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感性材料,由此开始分析,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所学观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政治理论和科学原理,都是源于客观存在,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存在的直接摄像和生活的简单描述。要讲清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中,通过掌握理论和原理的感性材料,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对理论、原理的理解,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理论和原理。比如从学生亲眼看到的某官员由于腐败而变成囚犯以及某歹徒由于抢劫杀人而被判极刑的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斗争的存在和表现"。又如从学生熟悉的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生活常识,引导学生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等等。这些都正是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和听到的,引导学生从这些感性材料中,去说明抽象的政治理论和原理,使学生既能由浅入深地理解某一政治理论和原理,又能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与政治理论、原理有关的事实,并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提高自己的素质。3.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如讲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等问题时,就有人提出腐败的问题,怀疑党的先进性;讲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就有人提出,世界既然没有鬼,为什么我们脑子里有鬼的观念;讲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有人提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搞私有化没有什么区别,等等。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正反映了学生的种种错误思想和观点。学生敢于提问题,是勤于思考的表现,是反映了新时期青年学生的特点。要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必须首先注意讲清理论,并在讲授理论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寓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力求"有机结合,自然联系",防止以事论事。如有些学生看到了党内某些腐败现象,就否认了党的先进性,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掌握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不了解我国的历史和实际国情,不能运用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看问题的结果。所以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一思想问题,必须首先引导他们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懂得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必须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认清事物的性质。再引导他们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理。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当前党内出现某些腐败现象,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党自身正在大力整治腐败和克服腐败。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中国共产党是光荣、正确、伟大的党,只看到党内某些腐败而否定党的先进性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把以上这些理论问题讲清楚,并能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这些学生产生错误观点的原因,才能使这些学生既能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又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从而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总之,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只有根据教材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恰当的形式,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马原理复习题(哲学)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与物质还是精神与自然界?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凡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5、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6、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称为可知论者;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则否认认识世界的可知性,称为不可知论者。
7、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8、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并用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
9、 答: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
10、 2、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11、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2、 4、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3、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14、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5、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6、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17、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8、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法发展过程。
19、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0、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1、 三、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答:(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23、从根本 上来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4、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5、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 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26、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27、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 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28、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 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29、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 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30、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31、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32、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3、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34、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5、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6、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7、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38、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9、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40、 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什么? 答:(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41、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42、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43、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44、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45、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6、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47、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8、各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49、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50、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产生。
51、这就是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52、 五、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5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进程相一致的。
54、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 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社会关系的愿望的社 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55、人民群众的总体意 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56、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57、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58、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59、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60、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 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61、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 物质条件和措施。
62、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 展的源泉。
63、劳动群众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
64、 劳动群众也直接参加了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活动,其中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文化的 创造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65、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6、人民群众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67、 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摧毁腐朽制度的斗争。
68、在社 会主义时期,人民也是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69、 六、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 答:(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70、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
71、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
72、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73、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来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74、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75、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76、 七、怎样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77、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78、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有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79、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80、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81、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82、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8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84、 八、怎样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1)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85、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86、 (2)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87、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对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88、 (3)再次,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89、 ①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 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 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90、 ②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 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 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 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91、③相互促 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 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 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 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 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92、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93、 九、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1)首先,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互相包含、相互渗透。
94、相对真理中有绝对真理的成分, 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中也包含相对真理,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 组成部分,无数相对真理汇成绝对真理的长河。
95、 (2)其次,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
96、真理是个过程,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绝对 真理的一点贡献,正是在认识的发展中,在真理过程的不断推移中,真理由相对不 断向绝对转化。
97、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表明此二者不可分。
98、绝对主义夸大 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经获得的认识、知识当作万古不变的永恒 教条,这是完全错误的。
99、相对主义则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借口 真理是变化的、有条件的,抹煞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模糊真理与谬误的原则界 限和否认二者相互转化的客观条件性,这也是完全错误的。
100、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 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他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 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 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101、 十、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何在?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①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 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密不可分的. 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来不把他们的理论当做一成不变 的教条,而是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学说.如果不顾历史条件 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仅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具体情况 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脱离实际而发生失误.因此,要根据实践的变 化,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这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人类认识发展 规律的基本要求. ③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认识,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我们要突破前 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创新就需 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原理复习题(经济) 1.商品二因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02、144 ①商品的二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0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04、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105、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10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
107、 ③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108、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109、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0、 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11、对立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112、统一性表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1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114、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115、147-148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16、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11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18、 ②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119、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120、154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121、它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122、 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123、 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怎样划分的?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124、158 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25、 ②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126、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量不发生变化,所以称作不变资本。
127、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128、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不仅创造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而且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称作可变资本。
129、 ③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
130、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31、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132、 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33、159-160 ①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34、 ②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35、 ③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36、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采用新技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37、 6.什么是资本循环?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基本条件。
138、165 ①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变化,又回到出发点形式的运动。
139、 ②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即资本必须按比例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140、二是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141、 7.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168 ①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
142、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143、 ②资本的自由转移,导致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增加,生产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相反,利润率低的部门资本减少,生产缩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率提高。
144、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
145、 ③平均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146、各部门的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剩余价值就是平均利润。
147、 ④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售,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就是生产价格。
148、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149、 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
150、166 ①在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构成,即c+v+m。
151、 ②在物质形态上,根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相应,社会生产可以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Ⅱ。
152、 9.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153、182-183 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垄断。
154、 ②垄断形成后不能消除竞争。
155、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156、即垄断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
157、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158、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垄断地位之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159、第三,社会生产复杂多样,垄断组织不可能把社会生产都包下来,还存在大量非垄断企业,一个部门也会存在多个垄断组织。
160、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161、 187-18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62、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163、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164、即垄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客观上要求通过国家的力量,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
165、 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加深,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166、在垄断阶段,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经常为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所困扰。
167、因此,要求借助国家的力量,对付经济危机,消除危机的影响。
168、 ③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169、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收入分配和财产的两极分化愈加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化。
170、为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要求国家介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
高中哲学原理归纳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途;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同时,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发展的观点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4、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5、对立统一的观点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肯定事物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统一的一面。
6、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7、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10、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观点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1、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2、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13、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四、人生观、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要求我们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
7、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促进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要求我们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应做到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9.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③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关税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政治常识: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国家、国体、政体、民主与专政、国家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民主政治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设置及职权、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一)我国的国体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P6
(1)国家的含义
①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组成。其中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国家具有主权属性。
②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③国家还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因此,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2)国家的性质
①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
②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③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与专政
①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的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关系
民主
专政
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
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和人民内部
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
实施方式不同
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
以国家力量的强制为实施特征
功能不同
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和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
是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联系
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社会政治基础,专政是民主的政治保障。
(4)国家职能
①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②国家的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③国家具有对内外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和政治稳定”、“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P12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我国国家性质(即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4)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5)人们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表现在: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享受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人民民主实行大多数人对少数敌人的专政。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
③人民民主专政,它在概念的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辨证统一。
(6)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重要性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②现阶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有新的时代内容。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3、◆我国的国家职能P17
(1)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同时又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反映。
(2)我国的国家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
①对内职能主要有:
政治职能—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经济职能—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文化职能—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②对外职能主要有: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三个方面。
结论:我国对内外职能的实施都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