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问迹不问心,问心不问迹
论迹不论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评价一个人要从他(她)的具体客观行动(对客观存在造成的影响)来评价, 而不是从他的思想怎么做来评价。
出处:《围炉夜话》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
原文: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
释义:万般罪恶中,贪婪是最邪恶的。评价一个人要从他(她)的具体客观行动(对客观存在造成的影响)来评价, 而不是从他的思想怎么做来评价。
这里指若是从一个人的思想上来评价,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人。
扩展资料
《围炉夜话》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中国传统文人是快乐、超俗,亦或痛苦、压抑,现已难以说得清楚。
那代文人即使在生活安逸、仕途得意时,心中也常存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的忧患意识,而在陡遭不测、倾家荡产时,又能常常保持一份无怨无悔的淡然心态。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因其博大,受其滋润的中国文人的心胸也是宽广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丰富多彩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炉夜话
“百善孝为先,看心不看迹,看迹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看迹不看心,看心世上无好人”是什么意思?
出自《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人生在世,孝义为先,看心不看外在的行为,如果看他外在的行为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了孝子,淫心是一切罪恶的开始。 是看行迹不看内心的意愿,如果看内心的意愿天下就没有了好人 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间无君子。这句话是真的吗?
这句话是一个古代的成语,通常理解为"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间无君子"。它的意思是说评价一个人应该看他的行为表现而不是他的内心想法,如果只评价内心而不看行为,则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真正的君子。 但是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因为只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考虑内心是不够全面的,人的内心和行为都是人格的体现,应该综合考虑。在古代,这句话可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当时的社会有许多虚伪的人,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教养,但内心却不真诚。因此,在那个时代,强调看行为是为了防止虚伪的人欺骗别人。 总之,虽然这句话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一个人的品质和价值。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什么意思啊?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质高尚的人表现在自己的言行上,不在于用心眼,善于用心眼的人不是君子。
君子:品质品德高尚的人。迹:脚印,指人的言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扩展资料:
“君子论迹不论心,在心无君子”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原文为“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恶事里,淫乱是最恶的事;要评论一个人的善恶,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的心里怎么想;如果心里产生过邪念的人就算坏人,那么世上就没有好人了。
倡导人们学习君子行为,自强不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我们应该坚强,不断努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塑造更好的自己。
“论迹不论心”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待一个人要从他的所作所为出发,而不是从他内心的想法出发。这句话十分贴切。因为想法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很多时候都是以行为作为评价人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人在行为上能够达到君子的标准,那他就应该称得上是君子。
并且,人的行为往往受内心想法的指导,即便人内心曾经阴暗过,但只要他最后行动时的想法是正确的,那就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