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查出抑郁症三年了,当时有多崩溃,现在就有多欣慰。

2025-02-16 07:51:08 来源 : 网络 作者 : 听雨楼

儿子抑郁症重度,我该怎么开导他?

恕我直言,儿子重度抑郁,你是没有能力去开导他的,因为,你可能是导致他抑郁的根源。最近,看到一句话,抑郁大都是原生家庭的因,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
如果 不是很紧急,先不要吃药,让他自由一段时间。而你则应该理清楚他抑郁的原因,是学校里遭校霸了?成绩退步了?被老师批评了?还是父母关系不好了?父母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了?父母意见不统一,让他无所适从了?总之,要找出原因,从父母这边改变。
对于孩子,你先不要强行和他沟通,能理解共情最好。给他相对宽松的空间,不要给他任何的压迫感。接受孩子的学业会耽误一段时间的事实。当然,这个时间也不是白耽误的。如果你们能通过改变自己而让孩子的抑郁自愈,这将是你们人生过程中的一个宝贵财富。
谢谢您的邀请。
恕我直言,如果他真的是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的话,您的任何开导都是苍白无力的,依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您唯一能做的就是:
送他去住院!
送他去住院!
送他去住院!
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因为所有重度抑郁症的患者,除了情绪低落之外,还都伴有:
活着你有任何意义;
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悲观厌世,生不如死;
每天生活在煎熬之中;
甚至满脑子就是自杀,采取什么方式自杀等痛苦中;
大多数重度抑郁症患者由于对自己的病没有信心,还都拒绝治疗。
这个时候的“开导”,如同去找心理咨询师去“咨询”一样,都是苍白无力的。
给你讲一个案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因为我参与编写的我国第一本《心理卫生学》的出版工作,我应邀去某大学审稿。
该大学一位老师听说我是搞临床的,就向我咨询他目前正在接手的一个案例。
病人(他们通常都称之为“来访者”)女性,无名原因出现了抑郁症的表现,且出现过自杀未遂的行为。
我一听就感觉到情况十分严重,立即建议他马上终止咨询,病人必须要进行强制性的药物治疗,赶快和家属联系,并送到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
因为病人很可能是重度抑郁症,那麽再次自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且成功率很高。
遗憾的是,
这位老师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继续靠“爱心”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为这个女大学生咨询。
等我回到石家庄,再次打电话向他询问此事时,他告诉我:该女生的确又出现再次自杀的行为,不过这次,她成功了。
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且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着!
赶紧看医生,严重的话必须要药物治疗,辅助心里治疗,现在已经不是你一个人在家能解决的问题了,要重视,不然后果很严重,即使有药物治疗家人也要多开导,不要给太大的压力多看些 娱乐 的开心的节目,慢慢来吧。
很遗憾听到你的孩子有重度抑郁的消息,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接触到抑郁症的人群,但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足够的认识去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一、为了更好的解答您的疑问,在这里我也需要向您提出一些问题:
(1)请问您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了重度抑郁呢?是否经过专业的心理测评量表及专业的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的诊断?
(2)请问您的家庭中是否有其他直系亲属有抑郁症或病史?
(3)请问您平时和孩子的接触是否密切?亲子关系是否融洽?
(4)请问您的孩子是否上学?在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是否正常?
(5)孩子现在的日常生活是什么状态的?社交功能是否还相对正常?是否有自残自杀行为?
为什么要和您提出这些问题呢?
因为这些问题是判断一个人抑郁程度的基础,如果不一一明确而直接给您提出建议是不够严谨、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有违我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
二、假设所有问题都是最严重、最不乐观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
(1)去有正规精神专科诊室的医院或专门的精神专科医院(如北京安定医院)
这是最关键也是不能回避的,因为重度抑郁已经超过了单独靠心理咨询就能解决的范畴,所有说通过心理咨询就能治愈的咨询师都是不负责任的骗子,没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我在精神专科医院工作过一年,什么样的症状该由谁负责这些我非常清楚,所以必须要去医院,不要有侥幸心理;
(2)我在医院经手过的患者除了按时吃药和接受心理咨询治疗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辅助方式:尽量把抑郁症患者和躁狂症患者安排在一个病房。
这样的做法几乎在每个精神专科医院都会采用,因为这样对两种疾病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的辅助作用:躁狂症的患者需要一个人倾听自己一天到晚的新想法、新作为,而抑郁症的患者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倾听对象,因为他们很难主动的去打断他们的“表演”,所以躁狂症患者非常喜欢抑郁症的听众,可以让他们尽情释放自我;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躁狂症的患者们时时刻刻都会想尽办法活跃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已经差不多处于“一潭死水”状态的内心重新泛起涟漪,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慢慢变得主动起来。所以这样的安排是非常有助于这两类患者的治疗的;
(3)作为家人,我们除了尊重医生的安排以外,在平时的生活中更要学会观察和变通,灵活处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一切。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自作聪明的在抑郁症患者面前故作姿态,因为抑郁症不代表人们是傻子,反而抑郁症的人会更加成熟、聪明,因为他们把很多事物看的都非常透彻,甚至超出了他自身的年龄范围的成熟,所以我们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们还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个体。同时我们在做其他活动安排的时候也不要刻意体现出去照顾他、故意区别对待他等等行为,这在抑郁症患者的眼中非常幼稚且可笑,最后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厌恶他所处的环境,甚至还可能加重病情。
我们在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一定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般,给人自然、和谐、不突兀的感觉,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刻意去做,不然反而事倍功半。
除了对他本人的关注以外,还要留意他患病之前和患病之后的区别,特别是在患病之初受到的影响和刺激都有哪些,通过对比观察然后更有针对性的改变才是最好的办法,会提高我们的效率。
三、生活中遇到其他抑郁症的人该怎么办?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压力的增加导致了很多人都有了抑郁症或抑郁状态,这对我们的个人和 社会 都不是好事。所以我们更要储备相应的知识去帮助身边的人,这样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试想如果一个单位里10个人有7个抑郁了,那剩下的3个人心态还会正常吗?所以在事情发展的初期我们就该重视,10个人中哪怕有1个人抑郁了我们剩下的9个人也该全力帮助他度过难关,这样才不会让问题蔓延到整个团队,最终“全军覆没”。
在帮助抑郁症患者的时候我的建议如下:
(1)多邀请他参加他感兴趣的活动,并根据活动中的亮点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赞美;
(2)经常在公开场合做善事,做好事,特别是要让抑郁的人看见:会让他们对这个 社会 还抱有希望;
(3)在一些比较小众、私人的领域去请教他,或邀请他一起参加感受,会让他觉得自己更受重视;
(4)为了给自己和他人一个 健康 的环境,平时的生活中也要严以律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同时保持一定的自律,让人们对生活更加有憧憬。
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到您,同时如果有问题也随时欢迎关注、私信我,我会知无不言,尽我的能力帮助每个心灵上有困难的朋友。
抑郁症是一种生理疾病,而非心理疾病。所以要去医院,吃药,才可以减轻症状。
不好的事,不好的人,不过是诱因或导火索。
绝对不是一两句放宽心就可以开导好的。
我也有抑郁症,只不过不严重,可以正常生活那种。
但是,我除了上班,基本就躺着。会搞一下孩子的学习,别的事情是不做的。
头脑也很空。对什么也没兴趣。
你要问我最近有什么不好的事?
没有。
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小孩有点调皮,都是正常值范围内的。工作压力也不大,钱也够花。所以没什么诱因。我可以正常生活。
但我就是不高兴。
发钱我也不高兴,挣钱我也不高兴,吃 美食 不高兴,看电视剧看不下去,看小说也一样,别说学习了,根本没法学习。甚至于我买了个包,花了好多钱,背了一天,觉得没意思。
我妈说我懒,其实根本不是懒得事。我已经很努力活着了。
我的侄子也有抑郁症,还有双向障碍,去年闹得凶,包里都藏刀,看人眼神都不对。吃药好多了,现在看起来也挺正常。我妈因此受了点启发,不怎么讲我了。
她常说我活腻了,那么好的生活,不知作什么。
我也很茫然啊。我也想积极生活,但真得很难。
我和人沟通都很难,活成现在这样,已经尽力了。
所以现在自我要求很低。毛病来了就多睡睡。毛病过去了,就多学习,多运动,补偿一下。
祝早日康复。
重度抑郁症,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并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严格服药。
抑郁症作为神经症的一种,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轻生行为,是无法自控的。
因抑郁症成因复杂,伤害大,一定要严格服药,通过药物来改善心境。尤其是重度抑郁,单靠心理治疗是不行的。
不要担心抗抑郁药物的负作用,在所有精神类疾病用药中,抗抑郁药是非常成熟与安全的。在服药的基础上,再辅助心理咨询与治疗,才会很好恢复。
当然,抑郁恢复依赖强大的关系支持,作为家长,多陪伴比什么都重要,注意发现孩子突然闪现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加以强化。这些比开导更重要。因为对于抑郁症而言,道理都懂,就是走不出来,开导效果很差。
最后的最后,一定要密切关注,防止轻生。
我孩子曾经是抑郁症患者,我发现她的情绪不对,给她办理了休学手续,用一年时间陪伴她,倾听她的心声。这一年里我把自己当成十几岁的孩子,与她分享 游戏 ,谈明星,网红等等一切这个年龄段的事,带她 旅游 ,亲近自然,尽量让孩子轻松,做到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做回自己,不要压抑情绪。说过最多的话是你是我的宝贝,最爱的是你,来,抱抱,这些肉麻的话几乎每天都说。我不是专业心里医生,但是我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好了,爱上了潜水,说等高考完了,去考潜水证。现在已经回到学校,学习生活都非常正常,抗压能力也较以前强了很多。
儿子抑郁症重度,我该怎么开导他?
从现在心理学从业者的普遍水平看,对待一个重度的抑郁症患者,别说是一个普通的家长,就是一般的心理咨询师,都很难开导好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寻找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师,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很多,各种平台也很多,先看一些心理咨询师对抑郁症的解释,形成原因,发作规律,患者痛苦的原因,如果解释的和孩子经历,感受接近,就可以和心理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
再就是引导孩子接受心理咨询,很多孩子抵触,或者以前做过咨询没效果,不相信了,或者根本就不相信,认为说教没用,或者认为自己没有问题。线让孩子听听心理咨询师关于症状的解释,如果觉得有道理,就会接受咨询。
找到好的心理咨询师,孩子接受咨询以后,家长要理解,同时一起学习,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找到自身问题及时改变。
孩子生病,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先自我反省,哪里亏欠孩子了,哪里错了。反思完之后跟孩子真诚道歉,然后耐心交流沟通。这是你要做的第一点。二陪孩子一起出去散步,边走边交流,加深感情。
三陪孩子一起看场电影,让孩子选他喜欢看的,看完之后谈感想。四陪孩子一起去运动,可以到健身房。五如果语言交流困难就文字交流,给孩子写信,可以是几句话,可以一张纸,不宜过长,可以多写,记住要用纸,不是手机。先这些吧,做之后看效果。
以曾经抑郁症孩子的母亲来建个议:
一、首先你不确定,孩子是不是真的重度抑郁。我家娃也曾经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医院要求住院去治疗,还开了一大堆的药。结果孩子吃了药都快神经了,头晕恶心,手都在发抖。后来我看药还有成瘾性,吓得我够呛,一点点跟孩子商量不让他吃了。
我个人觉得,医院有时候给下的重度证明其实并不真实。反正我家的不真实。因为了解孩子的人都觉得不是抑郁症,但是孩子在医生面前表现的就是抑郁症。
二、给孩子养个活泼的小狗吧。我也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按孩子的要求收养了一条小流浪狗。小狗活泼的天性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快乐。
三、理解孩子,多宠宠孩子吧。真的不用开导,他什么都明白。你就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多关心他,一举一动多留意着,宠着点儿。
四、陪着孩子多运动运动。据说运动会产生快乐素,有助于减轻抑郁。
其实抑郁没有什么可怕的,就象人们感冒一样,你不要把它当做洪水猛兽。在战略上藐视它,但战术上要重视它。你一定要陪在他身边,让他知道,任何情况下,有你在他身边,是他坚强的后盾。

孩子的抑郁,父母应该要负责任吗?

我觉得孩子的抑郁,父母是要负责任的。
在我看来,孩子的年龄比较小,知道的事情也不多,他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抑郁是什么东西,所以孩子的抑郁往往是因为父母的原因造成的。

拿我来说,我记得村里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家里有两个小孩儿,他从小就活泼开朗,而且非常喜欢笑,看起来特别的阳光。
他还有一个大两岁的姐姐,看起来有点害羞,但很有礼貌,总喜欢带着自己的弟弟到处玩。
刚开始我觉得这两个小孩儿的家庭特别幸福,他们的父母特别棒,不仅能让两个小孩讨人喜欢,而且关系也比较好。
但是一年时间过去后,我再次回到村里,却让我看到了不同的画面。
这个时候的小男孩变得沉默寡言,不但没有原先那么活泼可爱,而且很急躁,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出于好奇,我问了一下邻居才知道小孩的父母在他们上学之后就非常看重成绩,因为姐姐的成绩好,所以父母很喜欢。
但是,弟弟的成绩不好,不仅经常被父母批评,还被拿来和姐姐比较。时间长了,弟弟和姐姐的关系就明显变差了,而且小男孩也变得没那么开心了。
在我看来,这个小孩性格的转变,其实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态度和做事方法才让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变得不开心。
或许在很多家长看来,小孩儿还小,根本不懂什么叫抑郁(不知道赶快看看什么是
https://mbd.baidu.com/ma/s/zjCSVtdi
?),但是长期的压抑和不开心,最后也会引起焦虑或者是抑郁。
当然,也有很多父母溺爱孩子,不舍得打骂他们。但是要明白的是,除了家庭,孩子同样会接触很多外部因素,比如老师的批评、小朋友的欺负(最常见的就是不和你玩)、父母的偏心都是可能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但无论是哪种原因,父母都有责任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所以在平时,一定要留心孩子的表现,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特殊的情绪或者是不正常的行为,要学会用对方法搞清楚情况。
第一种方法就是好好和孩子聊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把孩子心里的问题释放出来,然后再去解决。
第二种方法就是观察,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出来,那么,平常可以在远处观察一下孩子的情况,这样也能得出孩子问题的原因。
第三种就是心理辅导,一般来说孩子抑郁都是心理问题,家长们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无论是通过聊天打开孩子的心,还是通过出去游玩散心让孩子放飞自我都是很好的解压方式。
最后还是要强调的是,孩子抑郁父母肯定是要负责任的,关键在于一定要留心孩子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发现异常及时解决,让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

儿子上大学期间检查出来有抑郁症退学了,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我自己高中抑郁症,休学一年,后来上学也没有完全好,吃过药,没有好就自己停了,做过心理咨询,有些效果。就是一直很折磨自己和父母,后来考上大学也是好好坏坏但是没有继续治疗。
自己也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一定越是抑郁不想动越逼着自己运动会好很多。后来考了两年研究生,还上了个满意的学校,目前工作也很满意,已经嫁人生子了。只是比别的人敏感些而已,啥都不影响,很心疼那些年父母跟我一起遭的罪。
建议:
1. 不要轻易退学,可以办理休学,不然病情好转会后悔。
2. 家人不要讲道理,不要嫌弃他不努力,接纳他,接纳抑郁的他,不努力不优秀的他。这是他病了,和能力、勤奋、孝顺、意志力都没有关系!家人能做的就是陪伴,忍受。家人真的很辛苦。
3. 让他看到我的情况,告诉他可以好的,很多人都好了而且过得很幸福。请父母也相信。
4. 尽最大可能加大运动量,最好每天都能运动地大量出汗。
5.尽可能让他清洗自己,能勤洗澡就勤洗澡,不行就洗头,洗洗脸梳梳头也行。
孩子不应该退学,休学一年调整心情就行了。当家长的好好呵护他吧!关心照顾,表扬鼓励,让他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首先要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影响他的情绪,勾通时告诉他:赶上好时代,国家政策越来越好,珍惜年青时的好时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知道感恩,未来多美好。就说他以后命运非常好,但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坎坷曲折,要成熟坚强起来。人生平安 健康 才是最大的幸福。㊗️你好运,早日让孩子恢复 健康 。
为什么要【退学】,而不是【休学】?另外,你们父母,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你们自己的过错?
当看到你的这个问题时,我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为什么要退学?
正常的操作方法一定是:
休学,保留学籍!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将来你可以有选择权,如果儿子的情况有好转,可以继续学习。
而你们选择了直接退学,是我很难理解的。
曾经在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抑郁症?
作者把原因归结为2类:
1. 缺爱
2. 没有经常得到表扬
通常患上抑郁症的人,背后会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或者动辄就是各种暴力、冷暴力的遭遇。
父母之间的各种争吵,会给孩子尤其是幼年阶段带来各种不安全感。而这会直接导致他们在接下来的成长之路上,会时刻保持一种小心翼翼的状态。
有人会把这种【小小心翼翼的状态】,概况为:孩子懂事,或者敏感。
我们做教育的人,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 多鼓励,少批评 。
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是需要家长不停地进行各种鼓励,这种鼓励会正向激励孩子的进步。
当一个人得不到应有的爱,也得不到表扬的时候,他/她的心态会逐渐发生变化,“我没用”,“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就这样会一步步从失望走向绝望。
首先 ,建议你们作为父母,应当反思自己在过去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上述2种情况的教育和爱的确实。
其次 ,建议你们放下手中的一切,多陪陪孩子,多鼓励,多陪孩子出去走走散散心。
有什么比孩子的 健康 更重要的事呢?
去正规的精神科看医生,该吃药吃药,配合心理治疗。父母自己最好也去心理咨询,参加心理成长小组。孩子的问题是显性的,父母人格家庭关系是隐性的。改变对孩子的过高期待,接纳他,关爱他,允许他停下来休息。
孩子抑郁应该父母这里出了问题,还有和家族业力有关系,父母从小的教育也出了问题,还有孩子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触动了孩子!去医院吃药会把孩子变得更傻啥也不想,心灵病了,还是得疏导心灵!
大学期间, 检查出孩子有抑郁症是可以采取“休学”的办法,进行治疗。休学时间最长可达一年。
不明白为什么要采取退学的办法?
孩子 健康 才应是我们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孩子得了抑郁症一定是心理有了问题,情绪得不到疏解,做父母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孩子找到心理的症结,可以找专业的医生,同时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好,孩子有问题时才不和父母沟通!孩子虽然病了但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乐观的接受,树立信心相信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路还很长,父母可以要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
重新审视,查找他的原因,根源,然后一步一步寻找改善之道。先陪他每天定时坚持锻炼身体,比如跑步等。这个方法很有效。其次陪他重新我回信心。对于这个揪心的题目,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段艰难的蜕变过程,不管你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渡过了,人生才会踏实,坦然。渡不过,后面还会面对和经历,过程仍然或更加焦灼。所以,你要和孩子一起想法渡过。我儿子高一高二和班主任杠上了,情绪一度低落,几度不想上学。我想尽了各种办法,现在高三终于才能正确面对。加油,对你,对孩子都是一个成长,别怕,会渡过的。
可以申请休学,保留学籍,然后带孩子去检查,看,做心理咨询,如果真的是患了抑郁症,那家长要多陪伴孩子,让他感受到家人的爱,具体找找问题的症结,是因为压力太大了,还是遭受了家庭变故,还是在学校经历了一些不开心的事。然后对症下药,期间最重要的是多关心他,多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多开导他,祝早日康复。
我觉得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关爱陪伴孩子,找一家权威的精神卫生机构,给孩子积极治疗。
抑郁症也分轻、中、重度,如果是轻中度,门诊治疗就可以,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辅以心理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标本兼治”之功效。
如果是重度抑郁症,我建议最好是住院治疗,以防万一。
看你们是四川乐山人,成都有号称我国精神科四大家族之一的华西精神卫生中心,那里专家云集,技术力量雄厚,相信你的儿子一定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
祝你们好运!

儿子上大学期间检查出来有抑郁症退学了,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既然已经患有抑郁症,那么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尽快调整孩子内心世界,让他走出抑郁症。
父母亲首先把自己当作心理医生,因为每天和孩子相处在一起,多开导他,鼓励他,让他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让他知道有疼爱他的父母亲,让他活得有信心。
父母亲找出名的心理辅导师,让辅导书开导他,让他走出内心的阴霾。多带他出去旅游,缓解他内心的压抑感。

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要一直迁就患者的所作所为,一直体谅原谅他吗?

是的,如果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要指责,要耐心劝导。比如有的抑郁症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意吃药,你要看(他)她严重与否,是不是到了非吃药不可的程度,比如重度失眠,自言自语,狂躁,这个是需要吃镇定药剂的,因为这个时候神经一般受了损伤才会这样。但镇定药剂要患者身体能接受,切忌有很大的副作用还一味要患者吃而不是减量或是停药,加重患者的身体与心里的双重折磨。如果她(他)只是懒言,焦虑,不合群,轻度失眠,情绪不好 ,这个是完全不用吃药的,人说心病还要心药治,平时家人多点关心多点沟通,看她(他)的焦虑点在哪里,原后多给予安抚,带出去散散心,是会走出来的。
不过,抑郁症一般到了很严重的时候才会引起家人的注意与重视。真心呼吁 社会 各界人士,请关爱你的家人。
你的迁就、体谅和原谅,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其实不重要!
患者需要的,是被尊重,被看见,被理解!(不再孤独!)
我们要做的,是消除偏见,耐心倾听!然后尝试着沟通,引导患者从内心的封锁里面走出来!
抑郁症种类很多,而且每个阶段特征也各有不同!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如果你想帮助他们的话,请先耐心观察,仔细倾听,根据不同的症状,使用最有效的方法!(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案例可借鉴!)
切忌不能追问,不能着急!先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吧!
抑郁症患者们,需要的是重拾希望!我们不能相当然地去解决问题,同理心很重要!
如果你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请积极地寻求帮助!(在不是患者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不要为他们擅自做主,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最后, 作为帮助者,一定不要轻易对患者许下承诺!
如果你没准备好或者做不到,千万不要给他们不该有希望!
这也许会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一定,至少在中国大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身边人有抑郁的问题,只是感觉到这个人的性格有些古怪,有些另类,有些不合群。且凡是有抑郁问题的人,要么是风头正旺的人,要么是不被大家认可的人,这两类人本来就独立群体之外。
那要看真抑郁假抑郁。
我是心理咨询师天蓝姐,抑郁症这事儿,可不是都是真的。首先要有正规的医院诊断,并不是自己去网上搜搜,填个表,就成了抑郁症。真正的抑郁症的诊断,医生给出来都是很谨慎的。大部分人是抑郁的状态。
抑郁症的人也未必都是找毛病胡搅蛮缠,他们还是讲理的,甚至自我攻击的时候更多。抑郁症的人会能量极低,动不了,这是典型症状,容易累,容易难过想不开。想干嘛就干嘛、对他人的心情无所顾忌,动辄说难听话那种,不一定是抑郁症,也可能是借抑郁症之名找毛病。
抑郁症也不是法外开恩之地,犯法一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你如果受不了,也可以表达你的需求和感受,一直体谅原谅,恐怕否则他抑郁症没好,你也抑郁了。
可以多理解接纳,多陪伴共情,但是人都不是铁打的,无限制的迁就原谅,可能会培养出来个巨婴,把自己的能量也消耗殆尽。另外,也有人会因症状获益,你越体贴原谅,他越好的慢。你照顾抑郁症的人的生活,不去指责,和过多要求,就已经不错了。还有陪伴对方去医院,去找心理咨询师,照顾生活,提醒吃药,这是你能做的。
无条件的迁就,永远原谅体谅,那是圣母做的,谁能做到谁去做。你是圣母你就去做,做不到就离开。每个人都需要成长,如果沉溺于抑郁状态,不愿意出来,那是帮不了的。如果非常痛苦,也想出来,还是有必要拉一把的,看你们关系远近,看情分深厚,自己选择。
迁就只会使抑郁越陷越深,引导才是正途。
一个心中有爱,肩上担责的人,不敢抑郁,更没有时间抑郁。
第一类抑郁。
缺乏关爱他人之心,无限放大自己的悲伤。
不妨做一些日常的家务,多看望和照顾一下长辈,做一些公益活动。只有在付出过程中,才能萌生关爱之心;只有从别人的快乐中感受到快乐,才能从释放出囚禁在狭小天地中的自我。
第二类抑郁
缺乏担当的勇气,在抑郁中懒惰和逃避。
不妨培养一项爱好,一项需要辛勤和毅力才能做好的爱好。只有艰苦的奋斗,才能磨砺直面困难的勇气。
万千人海中,相逢是缘。 [微笑]
给予抑郁症患者的关心很必要,这会使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感和舒适度,还要让他们知道,其实抑郁就是心理问题,转变思维模式是可以重拾信心的,可以去看看李嘉琪公众号文章,或许对您的提问有所帮助!
正常相处。主要是要让他有安全感安全感!
给他找个靠谱的中医调理,很快就好了
对患有抑郁症的人,要对他多关爱。但觉不一味迁就,如果太迁就你,首先,你自己也会崩溃,间而直接影响他。治愈抑郁症患者不是一早一夕的,家人必须有持久的战斗力和耐力,多用正能量来引导他,在家可以多唱唱歌,一个良好的氛围。多听听她倾诉,但不需要回答,只需要静静的听。
抑郁症不是他的保护工具。正常的正当的需要可以满足,但绝对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否则抑郁症就成了他 情感 勒索的工具。

相关文章

  • 易怒烦躁心情总低落是抑郁症吗?

    如何区分心情不好和抑郁症?抑郁症和心情不好在症状上有些相似,但也有一些区别。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分辨的线索:

    持续时间:抑郁症通常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而心情不好可能只是暂时

    2025-02-15
  • 父母为什么是最爱自己的人?亲戚都是

    你有遇见过寡淡的亲情吗?这样的体会估计很少人会有吧,可能更多人对于亲情,他们还是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感觉的;很想跟朋友们分享一下我的故事,父母在世的时候对我很宠爱,可是后来父母

    2025-02-14
  • 喜欢乱买东西是一种什么心理?过分吗

    一个人动不动就喜欢乱买衣服鞋子是什么原因?说明他没有安全感。然后需要从买东西中获得一种安全感。还有一种是他有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以他需要买东西来得到满足。
    我经常嘴馋

    2025-02-14
  • 父母失踪后孩子被收养,父母回来后收

    孩子被收养后和原来的家庭还有关系吗如果收养家庭办理了合法的收养手续,就可以视为收养关系成立。与此同时,养子女与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自然消除。所以在法律上,被遗弃的

    2025-02-14
  • 微信上问二舅要红包妥当吗?他没有义

    一个人发达了,就有义务帮其他兄弟姐妹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总是和其他人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我们有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本来按理说大家应该互相帮助,这样才能走的更

    2025-02-14
  • 如何通过饮食改善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什么食物可以缓解抑郁情绪食物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受抑郁困扰的人们来说,寻找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至关重要。除了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外,饮食

    2025-02-13
  • 早恋分手了怎么跟父母坦白

    早恋,打算和家长坦白,怎么说早恋和父母坦白方法如下:
    1、双方坐下来沟通。如果你想跟你的父母进行坦白的话,你应该在双方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坐下来进行沟通,如果两个人都是非常生气

    2025-02-13
  • 心情不好抑郁怎么调整心态

    心情不好时应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情不好想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是转移注意力,适当的运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适当进行运动、听一些轻音乐等。1、转移注意力:当心情不好时,可以

    2025-02-12
  • 情绪调节: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患有内分泌失调,应该如何处理?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态,尤其需要注意如何放松心情,缓解心中的压力,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恐

    2025-02-12
  • 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从小父母都死了

    牛郎织女缩写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整理的牛郎织女缩写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