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心理咨询。我首先让他分析一个事。他不回答,却问我:“你们结婚多久了?怎么认识的?”你怎么看?
【心理咨询】来访者问咨询师私人问题怎么办?
在咨询中,当咨访关系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来访者经常会对咨询师本人产生兴趣,有的来访者会试探性的、挑战性的、咨询性的提出一些关于咨询师的个人隐私问题,比如咨询师的家庭、婚姻、工作、个人成长经历等;还可能会就某些事情询问咨询师的态度和看法。这时候咨询中发生着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理解来访者此刻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回应来访者更好呢?在此收录了
我被来访者问过个人问题,我对此的理解是,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了兴趣,是对方想建立关系的一个信号、一个邀请,这个信号咨询师要接收。来访者对咨询师感兴趣的问题其实是和来访者自己相关的问题,有时候是希望从咨询师个人经历上看到一些正面参照,有时候是试探咨询师是否在这个方面有人生经验,能否真正理解自己的困境。我认为咨询师在个人问题方面给一些简单的回应比较妥当,然后进一步和来访者去探讨TA感兴趣的这个问题。总之,咨询师的自我暴露,要建立在服务来访者的基础上,要衡量是否对咨询有益,而不是出于满足咨询师的自我分享,也不是单纯的满足来访者获取隐私信息的需求。
刚开始接咨询的时候,遇到来访者突然将话题转到我的身上,会有被探寻的紧张感。我可能会有个思考的过程,并很担心个案发现我在思考,就有掩饰,这样更加紧张。因此我的回答肯定带有回避和防卫的色彩,这会被来访者捕捉到。
随着自我成长和经验的增加,慢慢发现这样的时刻,一般是在咨询一段时间,有些信任,但信任又不是很深的时候。来访者会对我感兴趣。对我家庭、工作、学习心理学的流派、学习的动机,成长中的困境……
我现在会觉得这很有意思,感到来访者正在尝试去了解我,去亲近我。我将它看作是关系进一步加深前的试探。对于这样的需要我感到欣喜,会用迎接的姿态,结合来访者当前状态和问题,分享我自己。用我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去同调或是鼓励来访者,以促进二人关系,继续探索和前行。
当来访者开始对咨询师个人问题感兴趣的时候,我会觉得来访者有了更多期待,咨访关系也要随之迈进,来访者希望感受对方的真实,通过对咨询师的探索来丰满自己。我的每一位来访者都会或多或少地问到我个人问题,我都会如实回答。曾经有来访者一整次咨询将近两个小时想要聊的都是我的个人情况和经历。有时候在与来访者聊到一些问题时,我也会主动提及一些自己的经历。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二人真实情感的碰撞和交互。欧文亚隆说:心理咨询师最后只有一件工具,就是咨询师自己。我深以为然,同时也认识到自我探索和成长将伴随我职业终身。
如果在动力学取向的咨询框架内,我一般不对具体问题作答。直截了当的回答虽能暂时缓解表层的焦虑,但会封闭理解来访者的一个通道,来访的问题是理解其人格特征、心理需求等的窗口。
比如:来访者想评估咨询师是否胜任、是否值得信赖(关系的安全感?);用提问的形式带出个人疑惑(问题难以捕捉和表达?)
来访者询问咨询师个人问题,我觉得这个现象很像是来访者心中的“小秘密”在适当的时机被坦白了出来。我理解这是“攻击性”的一种表达,攻击性强一些的,会在咨询初期简单试探后就有表达;攻击性弱一些的会在咨询到一定时期才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在这样的来访者心中酝酿了很久。但不管是什么时间提出,这种攻击性都会给咨询师带来一些压力,不论咨询师怎么回答,这个答案好像总是很难让来访者满意。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来访者跟咨询师求证、学习关系技能;或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好奇,尝试走近和咨询师的关系;或者就是故意刁难咨询师。但来访者这种费劲心思的表达方式,心理意义上还不止于这些,TA真正关心的不是咨询师或者问题本身,更像是在验证“我是不是真正被你理解和接纳?”
来源于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首创,他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这一基于人本主义的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该疗法强调对来访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持中立,不给与直接回答,也不给与任何规劝,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决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而咨询师处于被动位置,只作为跟随者。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
自我暴露是指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对方,与对方共享自己内心的过程,是告诉对方自己过去相关的情绪体验及经验。
自我暴露要促进咨询,需要对来访者有评估:
咨询师必须确定是为了来访者而不是咨询师自己;评估来访者情况,来访者是否能通过咨询师的自我暴露获得领悟;
评估自我暴露的有效性,观察来访者对此的反映,如果来访者感到不适,应换其他方式。
反馈对来访者的感觉时需要斟酌,措辞要合适;咨询师透露个人信息时要注意自我保护。咨询师自我暴露的广度、深度、时间等要以来访者需要为中心。
来访者问“你结婚了吗?你幸福吗?”,咨询师可以如何作答:
1、你现在对我的婚姻状况很好奇,那我结婚了会对你意味着什么?我没结婚又对你意味着什么呢?(幸福的问题也是一样)
2、我想你问我婚姻幸不幸福,是你希望找一个有幸福经验的咨询师,可以帮你获取幸福,是这样吗?
3、听起来你对我有矛盾的看法,一方面你希望我是个说服者,我的婚姻必须是幸福的,你才能够听从我的说服。我觉得这个功能父母承担起来更合适。
4、我无法回答,我不知道我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
来访者随着咨询的推进,开始对咨询师有更多探寻的兴趣,此时我想用下面这首诗来呼应这样的心理进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就如这首诗,来访者对咨询师感兴趣,是因为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关怀照顾,唤醒了来访者对人生的热情和渴望,使来访者内心情感世界想要对外有所尝试;僵化、封闭、扭曲的心理结构,开始复苏和活化。这是来访者对于封闭多年的自我和情感在他/她蓄积很久以后想对自己做的努力和尝试,想与世界和他人有连接的愿望。
这尝试的希望如同“小荷”才露出的尖尖角般稚嫩柔弱。它需要面对过去的封闭、不信任、回避、压抑、冲突,那些沉积很久的创伤,也需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此时来访者心里既有期待,同时也感到压力和恐惧。这可以说是他/她人生的重要时刻,一个尘封已久的心灵正在试图重新信任这个世界,他唯一能找到的资源就是咨询师,咨询师就是他/她的窗口。此时来访者正想要把咨询师变为他/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希望咨询师能和他/她一起面对人生的那些沉重。
咨询师自身的真实和坦诚能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给来访者什么程度的帮助,才能给他/她什么质量的情感回应。
咨询师此刻的真诚袒露是改变来访者的人生走向的一个机会:相信咨询师意味着相信这个世界,咨询师的坦诚意味着这个世界对他的接纳。
当咨询师自己可以和自己真实面对、和真实相处的时候,你对来访者的真诚和情感回应,就能成为来访者的资源,成为他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
这是美丽的时刻,是一次心的相遇,可以多停留一会儿。
当一个人不正面回答你问题心理学怎么解释
当一个人不正面回答你问题心理学怎么解释 一个与你问的这个人有关。比如这个人不信任别人,处处对别人怀有敌意,自我防御比较重。比如这个人不诚实和虚荣的性格不懂装懂怕被否定又想知道他想知道的。一个是与你所问的问题有关,
他知道但不太好回答你的问题,比如小孩子问性问题。
逃避不想回答你的问题,比如你问他隐私又不好矩绝你。
你的问题与他内心想教你学好不希望你学坏的心态是冲突的。比如你问他一些社会阴暗面的东西。
你的问题使他担心给你说了使你产生对他不利的影响。比如你问的过于理性复杂.
当一个女人和你倾诉她的过去心理学怎么解释
觉得你值得信赖
可以说心里话
是相信你
不要想太多
一个永远不会正面回答你问题的男人?
逃避,不爱你
个人感情问题心理学咨询?
你好
当幸福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你用各种方法去珍惜,去维持。
当幸福快逝去的时候,去挽回是一种痛苦,一种困难。
建议若双方心理都有爱,时间会慢慢让你们挽回的可能性会更强。
学会分析一下原因,从自己的和对方的都去想一想原因,用平时对方的兴趣点,去打动, 若对方已经无法理解和接受,我想是该放手了。
有时候放手也是给对方幸福。。
一个男人为什么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
得看什么问题了?
有可能问题涉及他的隐私,出于自保心理,不想资讯泄露,所以不正面回答你。
也可能是正面回答的话会伤害到你,所以采取委婉的回答方式来回复你。
不从正面回答你问题的女人,男人怎么想
永远不要尝试去弄懂女人,因为你会越来越不懂。
一个人喜欢奇数,在心理学上怎么解释
奇数本身并无特别,但遇到合适的时机,带上一定的色彩就让人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也许奇数与他本人曾经遇到的开心的事情联络到了一起,或是奇数的意义在某个瞬间跟一种人生真谛不谋而合,或是曾经最要好的友人偏爱某个奇数,等等,都是有可能的。这需要问那个人了哦!
后悔认识一个人,在心理学上怎么解释?
总的来说,是态度的转变。
由曾经的印象,转变为现在的消极印象。
主要是受到环境、性格、感情的影响才会转变的。
并且这种转变是双方或者是更多方面的,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某一单方面原因转变而转变。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解释。
还有很多名词和概念,我是整理归纳了一下,写上了的。
态度包含的东西很多,我就不把那些没用的告诉你了。
心理学问题 请心理学专家回答
趋利避害是一种本能。你说的事实不知道是哪方面,积极正面的?消极负面的?一般正面事件都会被夸大负面事件则会被缩小,当然这要看主体物件的需要,正面事件也可能因不同需要而被缩小。因为事实的夸大或缩小,都必须建立在事实本身的基础上,才能是人相信。为了目的的最大化利益,一般都是7分真实3分虚假或8分真实2分假。
至于说人的圈子有多大,这个没有确定的数字,跟个人性格和职业等有关,一般人一生的圈子300人左右,但像老师这个职业。。。不懂怎么说了。这么大的圈子但真正对人一生都有影响的一般不超过9个,而在生命中至关重要的,3个左右。这里说的是人,而不是朋友,已经包括至亲在内。
本人不是心理学专家,平日涉猎杂而不精,仅供参考,自行取舍
当一个律师用心理学害人
心理学是用来救人的却用来害人,要是一旦害了人是恶有恶报的,一个人的阴念阴气过重将来就是一个阴人一个阴人就会内心极度痛苦的活着这个就是恶报。
身边人有心理问题,如何劝ta去看心理医生?
欢迎关注友心人(微信号:yosumn)在后台留言,向咨询师提问编辑说:
经常有人问我们,我身边的谁谁谁,现在怎样怎样,状态很不好,可是我们都没办法让ta改变,我该怎么劝ta去看心理咨询?
这背后的焦虑我们完全能明白,然而到底应该怎么帮助ta?或是如何让自己不再受ta困扰?反过来,我们对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描述方式是否值得反思?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是问题?解决问题完全是ta一个人的责任吗?
因此今天替大家问了心理咨询师,友心人联合发起人梁鸿儒。看到最后,也许大家会和我一样更深入地体会这句话——“了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病了,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病更重要。”有感想或其他问题,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友记留言:
小友,关注友心人很久了,但是是第一次向你求助,真的是这个问题困扰我太久,实在难以破解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一个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吧,没有结婚,仍跟父母同住。在她读书那个年代,算是我们这边为数不多的高材生,小时候都被我爸妈拿来做学习榜样的那种。
后来我搬家了也就没怎么联系。直到再次碰上,我才知道她工作不顺利,去年离职之后就没再找工作,天天蹲在家里炒股。因为我之前也有偶尔玩一下,所以就多说了两句,没想到她就缠上我了,经常来向我“请教心得”,一开始我没有为意,看她好像有些地方的确思路不对,就表达一下看法,时间久了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怎么说呢,只要她的股票一跌就来找我求助,赶上行情不好的时候她天天都打来,对我困扰很大,关键是我发现提的建议她都没有执行,而且情绪非常焦虑,思维混乱,甚至会出现“你帮帮我吧,不然我就要死了”之类的话。
因为平常有看友心人的文章,所以我马上意识到她有可能进入了精神异常的状态。我有试图劝说她立刻脱离股市,马上去看精神科,也跟她父母反应过这种情况,可是现在情况依然如此,我现在都不敢接她电话了。
所以我想问的问题是:如果类似碰到这种身边亲友很明显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我该如何去劝说(或者用别的强制手段让)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呢?
踏出向专业人士求助的第一步,异常重要
咨询师答:
突然之间被这位不算亲近的姐姐“生死相托”肯定让你吃惊,并且感到压力。这是很正常的反应,而这样的反应过后,你或许会担心:她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为什么她不向自己的亲友求助?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干什么?我帮不到她的话会不会出事?
一般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而这些社会支持通常来自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等等私人的关系,但当我们认定了这些人都帮不上忙的时候,我们就会跳出这些社交圈,寻求更外围的帮助。
而这种向外围求助的情况,很容易吓到被求助者,因为没准备好给不是那么熟的人负担那么大的责任呀。而那些不会惊讶的,就是那些专业助人者了:社工、咨询师、律师、医生等等,一是他们受过专业训练,有足够的技能承托别人的生死相托,二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专业助人者是以一个机构或者行业的身份来接受委托的,一个人背后有一群更专业的人士back up。
一个专业的团队往往能让治疗事半功倍
但是,这也是一个突破原有局限的过程:我们已经不再满足原有圈子所提供的信息和帮助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你求助于小友,小友求助于我,是非常明智的。手动点赞!大家都在努力,为原来并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开始了思考和探索。
我一直都认为所有求助的人,都是勇敢的积极的,包括这位姐姐。
即使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觉自己并没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多,也无需内疚和自责,因为我们首先是要让自己好,才有能量去帮助别人的,因为如果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都感觉要出问题了实在得不偿失。人生有些艰难的时候,并不是努力了就会立即见效,冬眠蛰伏也是面对问题的一种策略。
那么接下来,我会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求助动机,然后是求助途径。
怎样激发求助动机?
一个人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这个过程会经历好几个阶段的:首先是发觉自己有问题需要求助,然后是去探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才会决定是否找心理咨询,走进咨询室之前还需要克服社会上对心理咨询的各种误解和对求助者的歧视。
而且,求助心理咨询师,只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种办法。在尝试这个方法之前,大部分人都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求出路的。
所以在回答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就会想,这位姐姐她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情况的,她是否觉得自己需要帮助,且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如果她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并没有什么不好,然后不觉得需要帮助,就不会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了,也就不会产生求助的行为。
其实在你的描述里面,这位姐姐也是很努力地生活着,在股票上的事情,她会很积极地向你请教。我不知道,这有没有可能成为她学习和成长的一种动力?
我还建议,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多点了解这位姐姐除了问题之外的能力和特质。如果你能看见,也就能帮助她看见,看见,会给她带来更多走出去的勇气,想更多人求助和学习。
有什么途径可以求助?
如果真要找专业人士,我们社会上的专业助人者,其实不仅限于心理咨询师(也就是大家一般认为的“心理医生”),他们还包括:社会工作者、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还有中国特有的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这些专业人士分别在不同求助阶段发挥作用。
而其中的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会主动关注服务区域内的居民的状况,可以上门家访,了解对象的需求,并且寻求资源进行帮助。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嗨,很可能有多方面的影响,经济状况、身体健康问题、家庭矛盾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寻求相应的帮助。社工会在接触对象,建立信任之后评估需要怎样去进行帮助,而心理咨询师是其中一种他们经常合作的专业人士,在合适的情况下会进行转介。
而你所描述的状况,我建议你可以联系所在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对那位姐姐及其家庭进行接触,并评估情况;如果你所居住的地方没有社工服务,那么让父母先去寻求咨询师或相关专业人士的建议(例如我是会提供20分钟的免费预咨询的),也是可以推进求助动机的。
专业人士能给予更贴切的关怀
求助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在艰难的时候,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并且看到当事人的进步还是很重要的。你可能没有办法帮这位姐姐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你可以让她多点了解心理咨询服务是怎样进行的,并支持和鼓励她去寻求帮助。而专业上的判断,最好交给有相关知识的人事。
是否需要强制收容治疗或者“诱骗”看病,需要通过严谨的专业诊断,这么做之前,请认真咨询专业人士意见。我说的认真,意味着花一两个小时,做正式的预约跟专家探讨。
毕竟在我的工作中,看见太多人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已经是问题本身:将关系中的相处问题定义为个人性格或原生家庭问题,将社会矛盾定义为个别异见分子的出身原因等等……我们常常犯一个错误:将一个必须大家一起解决的问题,扔给某些人背黑锅,这样,另外一些人就不需要改变了。
最后引用一句希波格拉迪的话:“了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病了,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病更重要。”
我再补充一句:了解一个生活在什么情境下的怎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怎样的人得了病更重要。
在我们尝试去帮助任何一个人之前,先了解TA。
希望可以帮到你。
图片均源自网络
-end-
咨询师|梁鸿儒
心管家合伙人&临床经理;广州市教育局下属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特聘家庭治疗师;香港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硕士,师从李维榕博士、王爱玲等国际知名家庭治疗师;长期接受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认可的临床督导。
— 一日一小变 —
和朋友或家里人认真地聊一聊心里的感受吧!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聊天后的想法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
心理咨询师每次回我信息都特别真诚,为什么他会说很不愿意回复我那些信息?
一般情况下找心理咨询师的人心里边可能都是有一些问题的。然后很多问题都是比较极端的悲伤的,心理咨询师虽然说他们会很真诚的回复这些信息,但是他也不希望总是接到这些悲伤的信息,影响到自己心情。我的心理咨询师突然不给我做咨询了,并且也未将我转介他人,也没说明原因。我问她,她却不理我。请问这是
你按时交起了,心里咨询费吗?,我觉得你老是问一些琐碎的小事让你的心里咨询师感到厌烦,导致让他觉得他在你身上浪费时间,或者是你老是一个同样的问题,他已经给你解决了,你还是没走出来,他就很无奈了,希望帮到你 上一篇:人真的有可能处于半睡梦状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