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人的人生价值和生死问题
老人如何看待生死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自然规律。就像秋叶终会离开梢端一样,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对于死亡,你可以坦然接受,也可以忧心重重。但结果你是无法改变的。今天咱们就老年人如何看待死亡这一问题,来个小讨论。 老年人如何看待死亡 老一辈人都知道那一句俗话:“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所以,每当有老人接近这两个年龄段的时候就格外的忧虑、担心。“我是否能过了这个坎啊,要是过不去怎么办呀?”但也有心态较好的老年人,他们对待死亡比较喜欢顺其自然。更有甚者说,还是安乐死比较好。 同事老家的刘大妈由于老伴处于最后的时期,而经常熬夜、茶饭不思、情绪不佳,这半个月来,她也跟着憔悴了不少。经常叹息,你走了,我咋办呀。不知道人老了之后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人的岁数越大,经历身边人生老病死的事情也多,对于生死的问题也就看淡了,一切顺其自然吧。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别让自己有什么遗憾。你如何看待老人?
个人认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不好,需要年轻人照顾,但同时老年人由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更多的人生经验。
老人(需要他人照顾的那种)不是被病痛折磨,就是被衰老而不能自理困扰,所以他们心情和情绪普遍不好,认识问题的观点看法,和年轻时的他们,也是大大不同了。
所以无论老少,在任何处境下,能保持好心情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生活粗线条点,不敏感,甚至迟钝些,保持好心情的时间就能长些,再长些,就可以了。
尊敬老人的传统发展
中国有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先秦时期,就有了系统的尊老、敬老、养老的思想。养老反映的是人世间子女对父母一种最真挚的感情,是一种淳朴的家庭伦理观念。我国古代的统治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进一步赋予其特定的内涵。
第一,由官府出面,照顾孤寡老人,并给予高龄老人额外的优待。
第二,构建了一种养老的礼制,通过这种礼制实践,加强百姓的养老观念。
第三,充分发挥贤明老人的社会作用,让他们协助官府进行基层治理。这种机制影响了中国政治数千年,中国古代每个王朝都强调以孝立国,并且依靠乡老贤达进行基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