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娃15岁,从初二开始就不和我们聊天,爱发脾气,整天在房间,每天都是抱着手机,也不去学校,该怎么办?
女儿上初二了,回家都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不爱跟爸妈讲话,也不爱跟弟妹一起玩,还很爱发脾气,一说就
我觉得你女儿的话,因为已经上初二了,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不跟爸妈讲话,也不跟弟弟妹妹们一起玩。一说就哭,还爱发脾气的话,可能是经历他这个年龄必须要经历的叛逆期吧。可能他这个年纪就是觉得弟弟妹妹比较烦,跟弟弟妹妹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而且跟爸爸妈妈的话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觉得别人都不理解自己,这个都是正常的,你可以跟你的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可以带他出去玩啊,或者是出去吃顿好吃呢,带他出去散散心。他这个年纪的话应该是不用看心理医生的,我觉得还是你们家自己先解决一下,如果他不听你的,或者是你跟他沟通就肯定会发脾气什么的,我建议还是医生介入一下。16岁女儿星期天就抱着手机到凌晨,你说她就发脾气,把手机给收了她就和你对着打,也不做作业怎么办?
16岁女儿星期天就抱着手机到凌晨,你说他就发脾气,把手机收了,她跟你闹脾气,这个可以和女儿委婉的讲道理,让他不要沉迷于游戏,多学习或者去外面玩耍都是可以的孩子迷恋手机一天到晚抱着手机不放,作为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
家长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 要想真正纠正孩子玩手机的习惯,就得从自己做起。 如果他在那儿做作业,你在玩手机,你可以想想孩子的感受,所以在孩子面前,或者他在做事的时候不要摆弄你的手机。
接受孩子使用手机。
即使他在玩,你也应该把他当作朋友。 和他一起玩是没问题的。 但是,前提是要有预约的时间和方式。 您可以与孩子就规则达成一致。 在规则下,你可以让他玩,但如果你触碰了这条红线,你就必须遵守规则,让孩子知道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手机不仅是用来玩游戏的,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东西、做笔记、查找一些信息。 更多的时候,它们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生活之外的一些事情,开拓视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觉得除了手游之外,还有更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可以去追求和做。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或者让孩子学一些舞蹈、打鼓、踢足球等,接触一些有共同兴趣的小团体。
与孩子制定规则。
提前达成协议。 每次玩孩子的手机前,先和孩子约定好,比如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然后才能玩一次手机。 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可以玩; 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就不能玩了。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例如,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籍,讨论一些文学和历史知识。 一起看新闻或录制频道。 尽量在周末外出。
综上所述,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孩子玩电子产品都是不合理的。 这是把握比例的正确方法。 如果希望孩子少用手机,父母的作用不容忽视。 所以,下班回家后,家长们要记得把手机放在一边,好好陪伴孩子。 这是摆脱孩子成瘾的最理想方式。
孩子发脾气 父母怎么办
人的脾气都有互动性,你投射出去的脾气往往会加倍反弹回来。如果你只会发火、发脾气去对待,孩子从你这里能学会什么呢?
除了发火、实施暴力外,没有任何受益。
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为什么不能发脾气
一分脾气七分害
坏脾气会遗传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静心思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
学会真实的表达情绪,及时疏导
让孩子的脾气散在空气中
与其发脾气,不如传递正能量
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装满爱的教育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TA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里脆弱又好斗。
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
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仅到三年级,他就彻底不上学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他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后来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实际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
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改变坏脾气的办法
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会更不抵触写作业。
如果你想要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如果孩子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
一味的压抑、克制脾气不是最好的办法。情绪是无法压抑的,压抑的情绪最终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
真正的做法是,学会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我自己情绪管理不好,和孩子无关。
我有个同学是公认的好脾气,做了妈妈后也从不发火。她说之所以从不发火,实际上是因为她会经常与家人表达情绪。
她说不管在外遇到什么事,被老板骂也好、被朋友误解也罢,只要回家跟爱人倾诉一番,心情就会恢复平静,从不担心会把负面情绪带到孩子面前。
当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只要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并用心倾听、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够给对方带去力量和安慰,对方的情绪一旦释放出来,表达出来,也就自然会平静和温和了。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错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责、埋怨和打骂,而是被理解、关爱和倾听,当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后,才能真正装得进你的良言和教诲。
教育孩子实则是修养内心
父母心中无怒火,孩子脾气就发不起来。
记得有次孩子火急火燎的要吃菜,跟她说等爸爸洗好澡一起吃。可孩子不听,不但用手去抓菜,还往菜盘里喷口水、吐气,正好被我看到,用眼睛瞪她、她也反过来瞪我。
她的举动令我非常愤怒,想吼她不听话、没教养,可我忍住了没发火,继续若无其事的打扫厨房台面。
接下来孩子可能知道错了。吃饭时,我对她刚才的举动只字不提,她反而比往常任何时候吃饭都要乖,不乱走动也不问这问那,吃完饭后还知道把碗放回洗漱池了。
看到孩子的反常表现,我突然感觉到克制脾气是对的。
在如此有挑战意义的事件上,能做到不发脾气,很佩服自己。如果我当时忍不住,对着孩子的行为大声呵斥或打骂,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脾气的对持就像拔河比赛,对方的铿锵有力是以你的坚持不懈为前提。如果想让对方放弃,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放手:父母心中无怒火,孩子的脾气就发不起来。
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人的脾气都有互动性,你投射出去的脾气,往往会加倍反弹回来。所以,我们要让好脾气不断和我们相逢,不让坏脾气露脸。
和孩子较量中只要你动怒、发脾气,就败了。父母若不和孩子发脾气、逞强,遇事有定力、会变通,孩子学到的也是这些智慧。
一次单位临时开会,我把孩子送给邻居照看。
当看到邻居阿姨对着自己孩子的淘气大吵大吼批评责骂仍不起作用时,我家六岁孩子对阿姨说:“你不应该那样无缘无故的批评他,他会很难受的,你应该跟他一起想办法呀。”
邻居忍不住的跟我说:“你这孩子真懂事,不仅嘴巴会讲,还会出主意、善动脑筋,比我家孩子小两三岁,却比我家孩子懂事。”
后来我家孩子又跟阿姨说:“我妈妈从来都不对我发脾气。”邻居问我是不是真的。
回想起来,我确实很少对孩子发火,即使她犯错、顽劣淘气,我多数情况下都忍着不怒,然后跟她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正因如此,我的孩子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孩子遇到事情不是通过动怒、发脾气来解决,而是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想法,我很欣慰。
如果你只会发火、发脾气去对待,孩子从你这里能学会什么呢?除了发火、实施暴力外,没有任何受益。
记得有次喊孩子吃饭,她没理我。而后又把画好的画展示给我看,我故作生气状扭头没看,她却劈脸给我一巴掌。
虽然不疼,但这个行为让我震惊。当时我双目圆瞪,气的想把她打回去,可是我忍住了。
而孩子却忍不住了,她立马就知道自己做错了,三番两次跑到我跟前道歉说:妈妈对不起,我没有过来吃饭是不对的,那是因为我的画还没有画完,我是想画一幅漂亮的画送给妈妈作为礼物。
是的,如果我选择对孩子发脾气、打骂的话,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和满满的爱,给母女交流设置严重障碍。
有时候孩子叛逆、不听话甚至顶嘴,要看到本质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问题的勇气,总比像个木头人一样,没主见和灵魂,唯唯诺诺听命大人要好。
心中只要充满爱和感恩,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为孩子营造和谐健康环境的同时,自己也备受滋润。
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传递正能量,心中满藏爱和感恩,才能使爱不断传递。
我家孩子现在读初一,每天回到家就抱着手机不做,学习成绩也很一般,咋办?
你好,这位家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童手机瘾非一日之功。 因此,想要孩子远离手机,家长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逐步让孩子逐渐减少手机上网时间。 例如,家长和孩子商定了一个总体方案,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实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如果每天沉迷网吧超过8小时,第一周减少到6小时,第二周4小时,第三周3小时,第四周2小时。 能按计划执行的,给予奖励,做不到的给予惩罚,但不可以打骂,只能减少孩子喜欢的食物、娱乐、看电视或 其他活动。
首先,具体来说,应对孩子玩手机成瘾,应与家长分享以下几点: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看纸质书,只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电视只看新闻播报,不玩游戏,家庭氛围就是这样,孩子怎么会痴迷于玩手机。 纸质书的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只要你读它,你就可以每天读它。 对于孩子来说,让他大声朗读,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水平,还可以锻炼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克服胆怯。
其次,看到孩子的其他优点,仅仅因为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整天玩手机,不应该被认为不是一个好孩子。 相反,我们需要看到她的其他优点,比如善良、乐观、乐于助人。 她数学不是很好,中文成绩也不错。 多去鼓励她,抽出时间陪她长大,陪她一起学习、锻炼,最终她会成长为你心目中的孩子。
最后,不要一直唠叨和说教。 我们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和孩子互相监督,互相改掉坏习惯,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他感受到生活中除了玩手机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 父母也应该在孩子面前发挥主导作用。 在孩子面前,除了工作需要,尽量不要玩手机,应该会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