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王阳明一样 察知自己过去和未来的事情?了
创业天下:事业和人生陷入困境,不外乎三个原因
王阳明是个神奇的圣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他被誉为「内圣外王,千古一人」。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受到很多人的推崇。王阳明说事业和人生陷入困境,不外乎三个原因。
一、不明事
不明事,就是无法发现事情背后的真相。人之所以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或者不敢快速的做出决定,就是因为不能发现事情背后的真相。人之所以不能把握发财致富或者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因为不能发现机会背后的真相。
如果你能发现事情背后的真相,你就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机会,就能做出别人不能做出的决定。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真相,而且只有一个真相,你要做的就是发现事情背后那个真正的真相。
比如,
滴滴出行的创始人程维发现了出行这件事背后的真相,那就是很多人深受打车不便之苦,发现了出行这个从没被发现的巨大市场机会。
创业天下创始人发现了互联网创业这件事背后的真相,那就是很多人缺乏一个兼具学习成长、展现自我、美好消费体验、零风险创业,变革消费理念的机会,发现了平台创业这个小趋势背后巨大的市场。
天下帮扶创始人发现了生态环保农产品,城里因买不到而珍贵,山里因卖不出而贫穷,从而发心让十亿人吃土货,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让山里的干货通过我们走向世界。发现了优质原产地农产品电商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有机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功夫,乃有益。”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还没有开始创业,就担心能不能做好,做不好怎么办?做得好,结果会怎样?我会得到多少好处。甚至会犹豫,这件事值不值得做。通常,一个人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就不会认真去做这件事了,反而会往最坏的方向发展。当然,自己的人生也就在这样的思维下荒废了。
其实,细细想来,这些担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只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进而带来更多的怨言和烦恼。
其实,不管做什么,决定永远是最重要的,行动永远是最重要的。
王阳明的智慧,深邃入骨,常常是一语道破,一点不拖泥带水,直指问题根源。
王阳明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人之所以会有烦恼,其实就是“执念”太重,不肯放过自己,才会越来越痛苦。
或许成功的结果会让我们成就感爆棚,但是失败的结果同样对我们有所帮助。生活中有很多事不是仅仅将结果作为判断标准的,有时候,反而是过程对我们的成长更有意义。
有时候我们浪费了过多的时间考虑事情的结果是否圆满,是否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度,是否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这样的担忧对我们来说只是浪费时间,将我们的注意力从真正值得关注的点上转移下来。也许我们考虑得过多,思前想后反而使我们畏手畏脚。最后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成果。
真正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过程中,踏踏实实走好过程中的每一步,然后耐心等待结果的到来。
辛勤培育之后,就是静待花开!
二、不明人
不明人,就是不明白人行为背后的动机。
任何人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动机。了解到人背后的动机,就不难理解其为何有这样的行为。
面对一个美好的产品,如果用户没有消费,背后一定有其原因,了解了其背后的原因,就可促使其消费。这个原因或许是你没有让用户了解到这个美好产品真正价值,没有挖掘出用户没被满足的需求。
面对一个发财致富的平台创业机会,用户没有参与运作,背后一定有其原因,了解到用后背后的原因,就可促使用户参与运作,成功创业。这个原因或许是你没有讲清楚这个事业的底层逻辑,没有讲清楚这个事业为何与众不同。当你讲清楚了,用户一般会参与创业,毕竟没有人会跟赚钱过不去,没有人不渴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很多人看一件事情雾里看花,或者因为过去的某件不好的事情对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摆在他面前的零风险创业机会心有余悸,犹豫不决。这就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典型的活在过去,错失未来。
事实上,人跟人不同,事跟事不一样。很多人创业出发点不对,自然结果不对。情怀不同,格局自然不同,格局不同,结局自然不同。
王阳明说:“过去未来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
过去发生的事已成定局,时间不复返,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过去。长时间思虑已经无法挽回的事实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从而影响当下的行为,最终导致进一步的坏结果。过去的美好可以回忆,但不能沉迷。我们还可以吸取过去的经验。
回忆和憧憬都是人的正常情绪,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但如果执念于过去,或者过多地寄希望于未来都只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而已。
而未来还没有来,谁都无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只有等待。花太多时间去猜测未来将会发生怎样的事,只会耽误现在,而该来的总会来。
相较于过去和未来,当下是唯一能改变的存在。它不像未来那样虚无缥缈,不像过去那样亘古不变。只有把握好了当下,过好了现在的每一天,我们才不辜负过去的美好,为未来创造一个好的开端。
三、不明己
不明己,就是陷入各种情绪和欲望当中。
很多人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好。一时成功,手舞足蹈,志得意满;一时失败,垂头丧气,消极颓废。其实,一时成功或失败,本是任何一个伟大事业应有的状态。成功了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失败了应该吸取教训,绝地反击。
王阳明说:“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
人在遭遇不公,不顺,挫折的时候,通常都会抱怨一番。但是没有人会想过,你想要的一切都是需要等价交换的,你有做到等价付出吗?
如果只看结果的话肯定会怨天尤人,抱怨命运的不公。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多抱怨了。
所有的不如意,都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要学会寻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自己入手,才能化解问题。
我们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人,或者自己也有这样的习惯,当没有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时,常常会找很多外界的因素来作为自己失败的理由。把问题归结于平台不够好,自己不够好运、同伴不够优秀等等。
其实,自己没能成功,绝大部分原因是自己还不够优秀,能力还没有达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冷静地分析自身的优点和短处才能够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帮助自己取得下一次的成功。
为什么很多人做事总是坚持不到最后?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知」出了问题,做事之前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做,做到一半感觉不对,就放弃了。第二个是「行」出了问题,想清楚了为什么做、怎么做,但就是迟迟不行动,没有做到「勇于行动」。
做事之前要先明白为什么做,想清楚了之后要果断去做,做了之后还可以回头再调整认知,再投入下一次行动中去。这就意味着形成了知性的闭环。
那么,什么是知行的闭环呢?
第一,做任何事,第一步就是先明确为什么要做,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自己想明白了,就马上开干。这一步的核心是一切行动以能否最快达到目标为行动原则。
有知必行,无行弃知。也就是说,认为对的就立即去做,没有采取行动的认知就果断放弃。
比如你觉得健身是对的,应该每天健身,你还等什么?健身去呀!
比如你觉得读书是对的,应该每天读书,你还等什么?读书去呀!
比如你觉得创业是对的,应该立即创业,你还等什么?创业去呀!
这一步的几个具体建议:
行动前去除多余的准备动作。不要想那么多,先行动再说。
对于无法一次完成的任务或业绩目标,拆分成一个一个动作,分解成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设定清晰的执行计划。
第三,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你认为对的事但又不去做,这会造成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给你带来很多负面心理能量,这会阻碍自己走向成功。
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念,不断优化自己的方法。信念为方法服务,方法为信念负责。目标就是拿到结果,并帮助更多的人拿到结果。
第四,根据行动结果调整认知(包括调整目标),进行下一次闭环。如此,你与你的伙伴们就会巅峰相会,香槟相庆。
王阳明:聪明人,三不问,四不争,对此你有何理解?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对于如何做一个聪明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王阳明: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3不问,4不争”,早学会早受益。
“3不问“:
一不问过往
聪明的人,不会让自己活在过去,无论过去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影响到当下的-生活和展望未来。一个聪明的人,可以坦然放下自己的过去,不忘初心,不念过往,人生在世,只求无愧于心。
二不问结果
人这一生不可能事事顺遂,而且有一句话也很有道理,努力了或许会成功,但是没有说一定会成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何必执着于结果,但是只要自己为之努力过,为之奋斗过,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人这一生百分之八十的烦恼都是自找的,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很多次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感到失落彷徨。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很多时候难过也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珍惜当下。
三不问人心
王阳明曾在《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一文中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俗话说,人心隔肚皮。
人心隔肚皮,不要去过多猜测别人,有些难听的话,听听就好,不用放在心上。不要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你不是为别人而活。活在世上,不要受别人的只言片语影响,你有你的人生。
而把对自己好的人放在心上才是正确做法,那些不在意你的人何必去在意?
“4不争”:
一不争面子
人生在世,太要面子会让自己活得很难受,有时候没比较很多事都去计较,因为仔细想想,你想要的面子终究抵不过身边重要的人。
如今这个社会,面子这个东西,只有你有权有势了,才值钱。而当你想成功时,要学会放下面子,因为社会往往很残酷,只有放下面子,以后才有机会捡起来。
二不争口舌
人活一世要有肚量,不必要去计较一些得失,不去与别人逞口舌,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没触碰底线,就看开一点。你若是与他计较,就成了他一样的人。
三不争眼前利
一味追求拥有财富、名利,迟早会被身外之物所侵蚀。一味追逐遥不可及的奢望而不珍惜身边幸福,等你恍然大悟之时,就是人生快要结束之日。
四不争身后名
总是贪恋着权利和地位,它会让人上瘾,一旦陷入便会无法自拔。他们总是沉溺于这种虚无缥缈的形式,非常在意所谓的虚名,为此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些厉害的人,把所谓的虚名看得很淡,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脚踏实地地生活,这是能够握在自己手里的实在。
王阳明作为一个读书人,本身还会打仗,人际关系处理得也非常好,就是他把他的哲学认知跟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能做有机结合,出世我能研究学问,入世可以给自己谋求利益,至少可以明哲保身。
王阳明的心学,的确适合所有人都看一看,了解什么叫做“知行合一”之后,才能心静下来。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王阳明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一生受益。王阳明的人物故事充满了哲理启发,就像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一样,可以指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向。
马云不止一次公开说过:自己把王阳明语录看过不止两遍,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事业都有很大帮助。
王阳明一生传奇,从一个不被人知历经坎坷的少年,成长为一代大师,被后人所传颂,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人生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很多道理《王阳明全集》影响了无数人,很多成功人士枕头边都备有这样一套书,读书才能更好的上进。
就连南怀瑾、郭沫若、余秋雨等人也称赞王阳明是最了不起,看王阳明可以受益匪浅。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也或是步入社会的青年、创业路上的草根、功成名就的老板,都值得去认真阅读。如果你还身处困境、迷茫,不妨看看王阳明,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在里面找到应对之法。
你觉得“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第一眼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了雷军先生经常说的一个飞猪理论: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后来,雷军先生解答了自己引用这句话的由来:“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我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创业成功的本质是找到风口,顺势而为。势来自于《孙子兵法·兵势篇》,“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思是,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象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
这里的“风”,指的就是“势”。等风来,就是为了顺势,借势,为了飞,为了取得成功达成目的。不过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等风来的人到处都是而风也不常有。故虽有人才屈从于斗米之下,潦倒于风起之前。而且等待风的“猪”那么多,“风”一出现估计立刻就会被占满,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去拥有属于自己的“风”,自己成就自己,自己借自己的势。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知不知道《超级演说家》第三季的崔万志,我想说的不是他身残志坚,也不是他家财万贯。他一开始就是那头“猪”,坐上了互联网风口上的“猪”,所以他发了财,2008年一年做到一百万,2009年做到一千万,2010年做到三千万,2011年五千万,2012年台风没了,他被摔得奄奄一息,外债四百万,不敢开手机不敢回家。他连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都在想怎么办,他整整想了两个月,终于追到了他自己的“风”。2013年回到一千万,一年后回到四千万,如今已经是安徽省最大的网店,2016年获得3900万意向融资。
现在这个社会,并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机会,机缘。但机会不是等来的,机会是需要自己去争取,去创造的。正如毛主席说过的: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有风来要乘风而起,无风来那就去找风,追风。请记住,你不是鲜花,即使你盛开清风也不会自来。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当人身处其中想看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什么?
1.了解自己非常必要很好地了解自己,就是在了解自己长处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弱点。发现有大的骄傲自满时,便需要通过发现自己的无知而将自己冲击一下,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认清并了解自己呢?唐朝的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整衣冠”,也就是说要想认清并了解自己首先从别人对你了解之后的真实评价中获得。在这里别人指“真心关心你的人包括亲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说认清并了解自己是非常必要。
2.要有自知之明
为此,有必要找一面正确反映自己本人的镜子,以便仔细地从理性上加以观察。
(1)理性的自我开发是起作用的——在卡片上毫不隐讳地完全记上自己的一切,其中包括自己的长处、缺点、经验、能力、人际关系、熟人、希望等等,然后通过冷静的第三者对表现在卡片上的自己做出全面观察。在那里一定能重新发观自己和找到开发的方向。利用各种占卜等手段发观自己的性格,依然属于依赖外力帮助,不能说是创造性的方法。
(2)观看自己的作品——另外重新观察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个好方法。在自己的作品中,一定有作为创造者的面目在里面。 通过作品,自己的看法、思想、长处、弱点等,就宛如照镜子一般被显现出来。这样便可以一方面重新认识各种情况,一方面重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价他人的能力,为了对他人做出判断,在见不到本人的情况下,通过观察那个人的作品也能够对他的能力做出很好的了解和做出适当的判断。
(3)协作是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进行集体生活或集体作业时,最重要的是重新看待那时的自己。而且特别是在小团体中发现自己的个性,那才是自己的真正个性。自己怎样行动,怎样发言,给予别人以怎样的影响,做了什么错误的决定等,要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论好的时候还是不好的时候,都要用愉快的心情去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协作也是认识并了解自己的一种行为有效的方法。最好要有一个让全体成员说他想说的事情的机会,但那时候自己最好也要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
为此,留意结交能够不断向自己提出忠告良言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从自身中流露出欢迎忠告良言的气氛,要注意在受到批评时要和受到表扬时一样高兴。
3.发挥长处
在以上基础上,要考虑如何迅速地发展自己的长处。积极去修正暴露出来的短处也有必要,但不如努力发展长处更使人感到愉快,而且效率也更高。假如修正短处需要付出十分努力,发展长处只用一分的努力就足够了。这样,发展长处就可以弥补短处。
4.关于劣等感
人,无论谁都有劣等感。但是,要牢牢地记住,与其为清除劣等感付出许多努力,不如注意尊重事实更好。再也没有比抓住事实更能给予人们以自信的了。有了自信,劣等感自然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另外,不嫉妒人这一点也很重要。别人有比自己更好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人们的经验、人生、知识都各不相同,要找一找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嫉妒是无聊的。
人们在受到尊敬的时候,也要自己承认自己的长处,而且只有抱着把这个长处毫不吝惜地给予别人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态度,这样做也是合情合理的。
5.培育自信
为了培育自信,积极地向别人推销自己的长处也很重要。这决不是自吹自擂,是积极意义上的自我主张,是与抓住发挥自己真正能力的机会有关。为了这样的机会,希望事先把自己的实绩集中起来。
您完全可以通过以上的这些方法发现自己的长处及短处,并按照自身的一些缺点加以更正。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一、行的难度大于知的力度老师的这篇作业布置了很久了,我也知道一定要做,而且要尽快地去做,但是还是被各种理由给拖延下来,你看这就是我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一个例子。
我知道要尽快去做,但我还是拖延着不去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的畏难情绪战胜了我想去做的动力,我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从哪里开始,我还说我要找一个整块的时间查找相关的资料才能完成,而我又总是没有安排到一个合适的整块时间。
你看,我只知而没有行,我放大了行的难度,降低了知的动力,从而阻碍了我的行动。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老师讲的知识似乎都会,老师出的类似的作业,我们也都会做了。但是等到老师再换一个类型或者面貌出现的时候,我们发现还是不会做,考试的时候成绩依然不理想。这就说明我们知的不够,我们可能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没有了解到它最深处最底层的规律,从而等它换一个面貌或者模式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不再认识它,也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和结果。
就像花道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插花的相关知识,主枝客枝的长度高度角度,配叶的基本规则,整个花作要上下呼应,要有活力,要有积极向上的整体感觉等。看起来这些基本的知识我们一听就知道了,等到我们自己去实践的时候,依然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效果。
这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到每一个花材的内涵,没有真正的理解到一个花作该有的精神状态,也没有把他们很好的结合起来。我所知的深度非常有限,从而做出来的作品往往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有很多的欠缺。
它还需要我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找到做一个完美花作的感觉,加深对每一个花材的理解,找到每种花材所能呈现的最好的状态,只有我对所有细节都知之甚深的时候,我才能把他们更好的搭配出来,用作品来说话,表达我所知的深度。
小时候爸爸妈妈特别忙,妈妈就希望我能帮她分担一些家务,让我学煮饭。我经常看到妈妈炒四季豆时会加水煮一煮,后来有一次妈妈回家晚了,家里只有辣椒了,我就去炒辣椒。因为怎么也记不起来妈妈是怎么炒辣椒的,我就像炒土豆一样,也加一些水去煮,最后辣椒就只剩了一张皮,无法食用。
你看,我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以为每种菜的炒法都是一样的,而不知道不同的食材会有不同的做法。
我们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当别人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做事情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和方法去做的时候就认为别人错了,殊不知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不一样,而最终达到一样的结果其实就可以了。
当我们所知有限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也会受到限制。会把自己看到的世界,自己认知到的世界,当作整个世界的真相,从而成了坐在井里的那只青蛙。
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也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和行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统一的,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综合以上的三个因素,我认为要做到知行合一,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加大“知”的力度,认识到“行”带给我们的正向的结果,从而克服我们的畏难情绪,去想象我们做成之后带给我们好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运动的好处,但为什么不是每一个人都爱运动呢?为什么很多人只有在生了一场大病后才能认识到健康的好处,才会更注意养生呢?这是因为我们“知”的力度不够,而“行”的阻力过于强大,只有真正尝到了运动的好处,享受到健康的幸福,我们的行动的动力就会大很多,知和行自然而然很好的结合起来。
第二、加深“知”的深度。当我们的“知”到了一定的深度,会变成一种潜意识的反应,甚至不需要经过我们的大脑,就直接变成行动。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 精察处即是知。阳明心学的理论还有三个重要的字“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源自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有心,人皆有之”,当你看到幼儿落井,你会想去救,当你看到飞禽走兽悲鸣,会起不忍直视之心,当你看到好端端一个物件,被无辜打碎,会起惋惜之情,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以致反映到我们的行动中。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中间过渡过程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会多看几眼,看到美食,自然会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会想去扶。
第三、拓展“知”的广度。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同时不断的认识自我,保持省察,用旁观者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所做所为,看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宽广,知识的无限和我们的渺小,不高估自己,就不会妄自尊大。
有句话叫“知易行难”,其实我认为“知”和“行”是合二为一的,统一一体的,当“知”和“行”能够真正统一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行”难,当你觉得“行”难的时候,其实是你“知”的不够。
![](
上一篇:对于癫痫你了解多少?别再误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