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可能有耻辱,一个人也可能有耻辱,那么一个人的耻辱有哪些表现?
耻辱是指什么意思
耻辱是指因为自己的行为、言语、思想等不当或不义而感到的羞愧、内疚、懊悔等负面情绪。耻辱通常与社会道德观念、个人价值观等紧密相关,当一个人违背了这些准则时,就可能会感到耻辱。耻辱的感受可以是内在的,例如自责、自我否定,也可以是外在的,例如被他人责备、批评或嘲笑等。耻辱感会对一个人的情绪、自尊心、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有些人可能会通过接受道歉、改正错误、寻求帮助等方式来减轻耻辱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面对持续的负面情绪和社会压力。耻辱感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有不同的表达和认识。在一些文化中,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不遵守这些规范可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排斥。
耻辱是什么意思?
耻辱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通常伴随着个人的错误行为或遭遇的不幸事件,导致内心产生愧疚、羞愧或痛苦的感受。1. 基本含义:
耻辱是一种情感反应,通常是因为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价值观或者期待,或者经历了失败、被他人嘲笑、拒绝等不愉快经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会让人感到内心不安、自责、痛苦,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2. 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耻辱的感受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对于什么是耻辱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某些文化可能更强调集体荣誉,个人失败会被视为整个群体的耻辱;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强调个人的责任和独立,个人的错误行为更可能导致耻辱感。
3. 个人心理反应:
当个体经历耻辱的事件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包括自我反思、自责、自我贬低,甚至产生逃避行为,以避免再次经历类似的耻辱。这种情感体验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 耻辱与成长:
虽然耻辱是一种痛苦的情感体验,但它也可以作为一种成长的机会。经历耻辱后,个体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行为,变得更加成熟和负责任。然而,这需要个体具备足够的心理韧性和成长意识,将耻辱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总的来说,耻辱是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它提醒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促使我们改正错误。然而,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情感,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动力,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面对的挑战。
如何理解“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意思是: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出自《论语泰伯》。
扩展资料:
赏析:
勤劳是人类永恒的美德,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度、什么样的家庭,都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日子要靠自己创造,好吃懒做的人在任何社会都会遭到鄙视与唾弃。”有道之邦即是制度完善、法律完备、
社会秩序公平的国度,在那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草根大众也能发家致富,实现自己小家庭的富裕梦,或者说只要你勤奋努力,至少小日子不会太差,而综合能力强的人必定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在孔子看来,这个世界是个分工的世界,每个人都在某个特定的分工上工作。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整个世界才能运转正常。在孔子看来,社会由“邦”和“家”这样的机构组成,邦由君、臣、民构成;家由父子、夫妇构成。
孔子常常提到的分工,是君子和小人的分工,或者说,在上位者和在下位者的分工。在上位者负责提供秩序和个人的职责划分,在下位的人负责生产。上位、下位,都有生儿育女的责任。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各司其职的社会。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耻辱都有哪些?你了解多少
纵观中国近五千年的 历史 长河,我们知道,一历朝历代次重大的打击或者一个较大的失败,都有可能导致国家外敌入侵、山河破碎,推动了朝代更替,同时也被史官写上耻辱的一页。透过这些惨烈的 历史 ,我们要理性看待 历史 ,从中汲取 历史 教训。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一:衣冠南渡
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西晋都城,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 历史 事件。
自八王之乱后,西晋国力衰弱,致使匈奴趁机举兵南下,蚕食中原。永兴元年(304年),匈奴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
永嘉三年(311年),刘渊率军先后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打西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随即第三次进攻,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俘虏晋怀帝,杀王公士卒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永嘉之乱”是使中原地区在短暂的统一后再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的重大事件。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率中原汉族臣民由京师洛阳南渡至建康(今南京),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南迁事件。
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二:靖康之耻
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举兵南下,攻取大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难”。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干离不领军攻打燕京(今北京),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大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宋徽宗见势不妙,于是禅位给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东路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并索要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军两路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到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了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皇族、后宫妃嫔以及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京城则被洗劫一空,靖康之难直接导致了北宋灭亡。
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三: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祥兴二年(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
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四: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被俘的事件。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
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
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
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此一战役,明军精锐军队损失殆尽,国力衰退。土木之变成为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五: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也被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
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 历史 新篇章。
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六: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将其焚烧,大火连烧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使这座世界名园尽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也被大量掠夺,其数量据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七: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趁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3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 社会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中国 历史 八大耻辱之八:奉天事变
奉天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侵华的开端。奉天事变亦称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军占领),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本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东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翻译:”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清代的龚自珍说的话,他说:“士皆知有耻,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如果把这句话翻译一下的话大致是这样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如果知道羞耻,那么,这个国家永远也不会受到耻辱;如果连知识分子也不知道羞耻了,那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耻辱。《明良论》是龚自珍于1813年至1814年(嘉庆十八年至十九年)写成的一组政论文,共四篇。当时他才二十二三岁左右。该篇是第二篇。
1813年,河北、河南、山东爆发了天理教农民起义,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其中一支起义队伍曾经袭击皇宫,嘉庆皇帝颙琰(yóng yǎn)十分恐慌。他一面连续颁发“谕旨”,大骂官吏们“寡廉鲜耻”,把发生危机的责任推到他们身上。
一面又变本加厉地推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一套“治民之术”,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龚自珍面对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激烈斗争,感到地主阶级已不能按照旧的一套统治下去,必须进行改革。
因此,他站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立场上,针对颙琰的“谕旨”,写了《明良论》,大声疾呼变法革新,并从君臣关系、用人政策等方面揭露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着重指出腐朽的根源在于君主极权和“不思更法”。
龚自珍《明良论》原文及翻译:
龚自珍
原文: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媮。望愈崇,则谄愈固。
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
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
农工之人、肩荷背负之子则无耻,则辱其身而已;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由庶人贵而为士,由士贵而为小官,为大官,则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
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
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
译文:
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当官越久,知耻的精神就越差劲。
名望越高,巴结的恶习就越顽固。地位越接近皇帝,逢迎的手段就越巧妙。到做了三公、六卿,官位并非不高,然而在他们身上,像古时候大臣那种高尚的、严正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
大臣讲究节操的盛况,已完全没有了。这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缘故。
怎样才能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呢?答:首先是教育朝廷官员懂得廉耻。贾谊在规劝汉文帝时说:“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
如果国君像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些教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辉,都是圣人贤士的警语,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
务农做工和肩挑背扛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自受侮辱;有钱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们的家庭受到侮辱;读书人不懂得廉耻,可以说是侮辱了邦国;如果卿大夫不懂得廉耻。
就可说是侮辱了天下。不懂得廉耻的人,由一般的老百姓上升为读书人,由读书人上升为小官、大官,这就从他们自身自家受侮辱,扩大到整个天下受侮辱。
我私下观察现在身居要职的官员,他们只知道追求车马,讲究服饰,卖弄花言巧语,此外就一无所知了。
清闲的官员,只知道练书法和吟诗作对,此外就什么都不过问了。大臣们在朝廷里发表政论,都是察言观色根据皇帝的喜怒行事,当皇帝态度和颜悦色或赐宴的时候,他们便洋洋得意,出来在自己的门生、妻子儿女面前夸耀一番。
皇帝稍有不高兴,他们就赶快磕头退出,另外寻求可以得到皇帝宠爱的办法。难道他们的心真正地敬畏皇帝吗?问他们作为大臣难道应该这么做吗?他们却可耻地说:我们这些人只能这样罢了。至于他们的居心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的人,不怎么读书,却说:我从早到晚在衙门值班,已经是很好了,已经够劳累了。会书法和写诗的人,虽然读过一些书,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认为在职位上苟且偷安一天,就多得一天的荣耀。
当他们因病辞官回家的时候,又用应举成名的思想来教育他们的子孙,志愿也就算达到了。他们还希望子孙后代都把保守退缩当作老成稳重,至于国家的事情,我家何必关心呢?
唉!像这样下去,边疆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就会像斑鸠、燕子一样纷纷地飞走了,能够心甘情愿同朝廷共患难的人太少了!
上一篇:在男朋友家里发现肛交润滑剂,他是同性恋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