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星期就要考试了,心里想的却不是复习和备考,怎么样才能不胡思乱想专心看书?
临近考试不想看书?心里急,怎么办?
人的心里也非常的奇怪,明明时间已经非常的紧迫了。但考试日期越临近,反而越无法安下心来复习。面对这样的情况技巧如下:
1、写下自己的目标,贴在墙上醒目的位置增加读书的动力。
如果觉得自己在考前读书的动力不足,那么你不妨拿出一张白纸,清清楚楚地写下自己的目标。例如,这次考试的成绩的目标,或者想考上理想学校的名称,然后贴在卧室房间的墙壁上,每天反复提醒自己。
2、当你想拖延的时候,尝试五秒法则。
五秒法则其实是梅尔罗宾斯在自己一本畅销书里介绍的方法。梅尔曾经的生活是一团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天的他在电视机上看到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射!他心里就想到,自己也应该像发射火箭一样直冲云霄。
3、如果真的不想看书,又觉得心里不踏实,你可以收拾书桌。
有些同学没有养成整理书桌的习惯,总是将各种各样的参考书啊,笔记本啊,练习题啊,文具啊,杂乱无章地铺在桌面上,或者把书全部堆在桌面上,摞得高高的,找书都很麻烦。这种混乱的书桌会给带来负面的烦躁情绪,让人无法专心。
平时学习注意事项
在学习的时候,桌面上尽量只放一本现在要读的书,移除掉所有与当下无关的物品。每读完一科,就将该科目相关的材料整整齐齐放回固定的位置。
拥有一张干净又整齐的书桌确实是高效复习的保障。在每天读完书之后,将书桌及时的整理一下,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反而会有助于安定自己烦躁的心情,不妨尝试一下。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考试是学校生活中最频繁发生的事情。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要经历的考试成百上千,可以说到了中学,每个学生都已是考试老手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考试还是令人畏惧的,尤其是在期终、毕业、升学一类较重要的考试之前,许多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有时这种焦虑的情绪会导致应试者脑子的麻木,出现所谓的“懵住”现象,考试结果便可想而知了。可待考试过后再看试卷,便觉得试卷内容并不如自己考中认为的那么难,许多不对的地方考后全会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便是由考试焦虑所引起的一种副作用,考试时紧张导致对知识的暂时性遗忘,影响了知识、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发挥最佳状态,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应考准备。
首先,积极的迎考必须有坚实的知识作基础。对所考科目的概念、定义、定理、定律等,都了如指掌、研习透彻,做到“胸有成竹”,而要做到这点必须靠平时学习中的努力,不是考前几天乃至一星期、二星期的突击所能达到的。
其次,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考前对考试的范围、难度等最好能有所了解,考试时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对难题的处理等都应有一定的方法,考试经验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便是要正确对待和处理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大多数人在考试前、考试时都会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如考试前极度不安、考试中头昏眼花、甚至出现肚子疼,尿频等生理反应,这都极不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应正确处理好考试焦虑这一问题。
以上三方面的因素都是考生在考前或考试时应解决的。当然对知识的掌握是基础,没有对自己掌握知识及能力的自信,也就谈不上应考技巧及考试焦虑的控制。但是有了知识水平和能力作保障,是不是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呢?考试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应试技巧,对待考试焦虑没有得心应手的方法也会导致考试的失败,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考砸”,而且这样的结果更让人沮丧、后悔莫及,因为你本可以取得比这好得多的成绩,只是因为你在处理考试焦虑及应试技巧方面的“无知”便使你处于这般让人羞愧的境地,真的是很“冤”的。所以,考前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控制考试焦虑的重要重视,也加强应试技巧方面的训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焦虑是天生就有的吗?
——焦虑的产生焦虑是人们对当前活动或未来活动的预想(如危险、威胁、需要努力而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等)而产生的带有不愉快情绪的适应行为,表现为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焦虑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在实践中习得的一种经验,所以它带有很大的认知成分,对考试的态度认识会影响考生的焦虑水平(这一点我们在控制考试焦虑中会详细讲述。)
焦虑的产生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某种刺激的出现使人体产生条件反射性的焦虑。如有的考生一看到桌上的考卷便会手脚发凉,而事实上他并未看试卷的内容。
2.当个体认为所处的情境具有威胁性时,身体各部分(包括肌肉、腺体、神经)会做出反应——完成或是逃避。
3.由于感到肌肉的紧张、腺体的分泌和神经发出的信号(不一定是意识到的)而产生不安感)。
4.上述身体的生理反应使个体感到不舒服,因而试图摆脱。
5.所有对不舒服状态的反应形成谋求平安解脱的动机,若这些反应无法解脱,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二)为什么有的人考试时不紧张,而我却总是如坐针毡?
——影响焦虑的因素
1.个体的生理成熟年幼儿童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神经易兴奋,容易产生焦虑;开始步入青年期的初中生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随着生理成熟度的增加,焦虑情绪可以减轻。
2.个体的心理状态焦虑是个人心理现象的不平衡的表现。心理健全、平衡者不易产生,而心理失调者易产生焦虑,而且焦虑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大。
3.个性开朗、自信的人较少产生焦虑情绪,而自卑、多疑、虚荣心强的人易产生焦虑。
4.身体状况健康的人较少焦虑,而生病、疲劳时易产生焦虑。
5.家庭和学校环境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很能影响孩子的心态,过于严厉者往往会使孩子过度焦虑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而宽松、民主的家庭气氛能养成孩子健康、良好的个性,也不易产生焦虑情绪。同样,学校的环境宽松与否、气氛紧张与否都影响到学生的焦虑情绪。
(三)考前准备充分了是否就能避免考试焦虑的产生
——中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心态种种每次考试后,常常可听到学生有以下的议论:这次考试没准备好,一上考场我就懵了!考试时我怎么也集中不了精力,总胡思乱想。考试时我总在想:万一不及格怎么办,结果还真不及格了。考试时我越做越感到讨厌,没完没了的题真烦人。诸如此类,五花八门,归结起来都是与考试焦虑有关的因素。
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久经沙场的中学生们对此也并不陌生,考前的忐忑不安,考中的头昏眼花,脑袋发木,神经反应迟缓等各人都有所体会,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但很少有中学生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为什么会产生焦虑?除去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准备不充分的因素外,个体本身的许多认知状态都会导致焦虑的产生。
1.对考试的认知态度——对考试施行的紧张不安因素一般,对考试看得越重,越易产生焦虑。这类考生只要一知道要考试就会产生焦虑“未进考场而脚先软”,甚至知道考试很简单也容易紧张不安。其关键症状在于对考试形成了焦虑性的条件反射。
2.身体状态的改变——伴随生理反应的不安因素考试焦虑者往往会有许多生理反应,如胃肠痉挛、严重者会有肚子疼、腹泄等病症。
3.对考试结果的预期有的考生人在考场答题,脑中却总也甩不开一个念头:这次考试能及格吗?不及格怎么办?这种对考试结果的忧虑很容易导致焦虑的产生。这种状况在重要的考试(如毕业、升学考试)中更易发生,而且成绩差者也更多地产生。
4.空想性逃避因素。有的考生并没有特别的生理反应,也不担心考试结果,但就是阻止不了思绪无目的的漫游,这种与考试无关的胡思乱想,实际上是想逃避考试造成的压力,也是一种焦虑反应。
5.对考试的厌恶和批判因素在考场中,还会出有的考生似乎是相当不愿意的情绪,他们往往是飞快,胡乱地答题,答完后不检查便快速交卷,然后是逃跑似地离开考场,这种现象在男生身上出现较多,这也是一种焦虑反应,是由对考试的不满、厌恶和批判造成的。
(四)适度的焦虑会主宰超水平发挥吗?
——考试焦虑的后果对待考试焦虑,一般人都有亲身体验,尤其是久经考场的中学生对考试焦虑的体验还是深刻的,但是,对考试焦虑所造成的后果却缺乏认识,较少有学生能从复习功课中挤出一点时间来考虑一下:焦虑是否可以避免或控制?焦虑是否很影响水平的发挥?
对于考试焦虑的后者,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回答。有研究者认为轻度的考试焦虑会提高考生的应激水平,促进思维的活跃程度,有助于应试,而高度的焦虑状态则会妨碍智力活动的发生、发展。而有的研究者却认为这是对焦虑和紧张的误解。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而焦虑则使人烦躁不安、心神不定,对考试必定是弊多利少。因为焦虑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如恐惧、不安等会影响人的智力活动,担心、不安会分散注意力,情绪波动会扰乱逻辑思维的进程,而恐惧等则会导致心理紊乱,思维不清,而且焦虑容易使考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自己不良情绪反应的防卫、克服上来,而不能专心致志地做题应考,这样的后果自然是一团糟。
快考试了,学不进怎么办?
在这个时间点上,备考的大家一定处于紧张的复习之中,焦虑,紧张,时间来不及可能是现在大家的共同感受,种种因素作用下,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什么我现在却学不进去了?
学不进去是正常的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时间到了现在,备考的大多数考生都已经经历了起码半年之久的复习生活了,就算没有半年,也有4,5个月了。人毕竟不是机器,在长时间的复习中必然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都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因此就去怀疑自己,尤其是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是毕竟留给我们备考的时间不多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摆正自己的心态
考研到最后,除了心理上的厌烦,可能也会有对考研的迷茫,学不进去的背后可能是对自己的考验决定的反思和怀疑,有人可能会说,我考不上了,想放弃,不想学了。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考生很多,复习不顺利导致自己的信心大减,从而对考研丧失了信息。每当这个时候,都要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考研?是因为想要换一个工作生活环境,还是要追求自己理想的学术道路,还是要加深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你还可以更深入地想一些问题,比如我不考研了应该怎么办?步入社会?问问身边工作了的朋友,他们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想明白这些问题,你就应该首先解决了第一步,坚定自己的考研决心,恢复学习动力。
2、出去转转
其实适当的放松可以增加自己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如果天气好,可以出去转转,晒晒太阳,想象一下如果自己考上了会怎么庆祝,去哪玩。如果自己考上了会又怎么样的规划,打算深入研究哪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写哪方面的论文?
我相信,美好愿景在前方,立志考研的你应该能够重振精神,继续投入到最后的冲刺之中。
3、查漏补缺
其实最后这一个月,大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复习时间不够!政治有的还没有背熟,英语单词忘了背,背了忘,专业课还有一堆问题,其实,这都是正常的,不存在完美的事物,复习过程中一定是磕磕绊绊,逆流而上的,尤其是最后这段时间,大家的心理压力都很大,对于自己的能力和状态都会有一个不甚乐观的评估,这是正常的,有问题不可怕,我们就要解决问题,所以抓住最后阶段的宝贵时间,查漏补缺,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努力解决,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考研冲刺阶段的一些建议和帮助,仅供参考,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以一个完美的状态参加考试,不留遗憾。
如果高考前最后一天不想复习,复习不进去,该怎么办啊?
高考前最后一天不想复习,复习不进去,是正常情况,这是因为在重要事情前产生的紧张情绪,在紧张情绪下不建议复习,可以提前做准考工作。
准考工作如下:
制定好考试的方案:
从复习方面说,考前避免与同学、老师交谈,因为在交谈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某些尚未弄懂的地方;保持好学习状态,不能松懈多想想思考一下自己哪里还有漏洞,多去回扣一下课本,回扣一下基础知识,不用自己再做过多的新题。
高考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确定高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7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准备好乘车和生活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
扩展资料:
高考前心态调整的技巧:
相信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是有长处和短板的,所以要相信自己,不要多度把时间放在怀疑自己上,多放大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提高自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潜能。
平和情绪
看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观点,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同理接收到的情绪也是不同的。碰到不顺的时候,要学会变换角度看待问题,调整情绪,正能量的转换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复习过程中,感到压力大时,可以放慢节奏,听听歌,跟人聊会天,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正面状态再继续学习。在临考场,可以多做深呼吸,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更容易静下心习题。
自我减压
虽然高考很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要学会用平常心对待高考,复习要全力以赴,考试要放松静心,这样才能进入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