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怀疑多动症,休学治疗,要怎么跟他说不上课才不会伤他心
多动症的孩子怎么教育才好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特发于儿童学前时期,活动量多是明显症状。注意缺陷障碍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伴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儿童多动症治疗:
一,多陪孩子玩。多动症的孩子虽然看似贪玩,但实际上那不算是玩。因为多动症的孩子不会认真的去完成一件事,甚至连三分钟的热度都没有。所以家长首先就是要多陪孩子玩他喜欢玩的游戏,先把孩子对事物的专注力培养起来,多动症的情况也自然会得到改善。
二,饮食调理。对于多动症的儿童来说,家长还要注重饮食调理才行。但是在调理之前,最好先带孩子做一次微量元素测试,检查出孩子是哪种微量元素失衡,然后对症去调理。但大部分多动症儿童的铅元素都处于超标的状态,而锌元素都比较缺失。所以家长要少给孩子吃粉丝类含铅量高的食物,多吃菠菜,猪血等可以补锌的食物。
三,医学治疗。多动症是一种病,因此家长还要尽快带孩子采取医学治疗。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治疗多动症,比如说多动宁,这就是一种专门治疗多动症的中成药。还有地牡宁神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也可以用于治疗多动症。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办?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以致影响学习成绩。
多动症治疗:
1、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
2、药物治疗。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
3、行为管理和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
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多动症的孩子怎么教育?
多动症一般在儿科比较常见,是在儿童的发育时期出现的动作多而没有意义,安静不下来,转移注意力,学习不够集中等症状。这样的小孩常常受到家长老师的谴责,批评,心里也感到很委屈,影响正常的学习和成长。 对于这样的病人,不要歧视。在儿科大夫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之下,病人效果较好。 若家中有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建议家长首先要了解病情,切勿着急。其次,还需要让孩子接受治疗,逐步的治疗。在教育时需要多宽容孩子,保持乐观的心态。 患者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者其他活动时,注意力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家长要去正面的引导他怎么做而不是仅仅是过多的限制,用正面可执行小孩子很好动,该怎么让他静下心来学习呢?
楼下邻居家孩子沫沫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经常听邻居说沫沫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几乎没有一刻是安静的。
在家里,他总是摸摸这个,动动那个,不是把玩具弄得七零八落,就是摔打东西。
在学校,老师也反映:
沫沫总是坐不住,上课与同学交头接耳,安静的时候也是在私底下做小动作。下课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操场上哪里都有他活跃的身影。
在日常生活中,像沫沫这样好动的孩子有很多。
孩子调皮、好动是天性,大多数孩子都有好动的通病。
有些父母会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其实,大部分孩子都只是好动而已。只要没有达到多动症的标准,都不必太过担心。
但是,不管是好动,还是多动症,我们不能任由孩子一直好动下去。那么,孩子的好动要怎么缓解呢?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不代表患上了儿童多动症
像上面沫沫一样有很多好动的孩子,他们上课的时候小动作不断,有时会影响课堂纪律,听课注意力也不集中,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找家长,搞得父母也是很焦虑,很多老师会告诉父母:“你的孩子太调皮了,你应该带他去检查一下,是不是有多动症。”父母老师尤其会把这个词用在男孩身上。
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经在书中写道:
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或者严厉或者溺爱,给了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身上的“症状”,几乎都是在反抗不当的教育中被扭曲的表现。
她认为家长如果能够多去理解和关心孩子,用心去倾听孩子的“语言”,孩子的一切都会变的正常。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子,每天有用不完的精力,是很正常的。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孩子“好动”的表现,而非“多动症”。
记得有一次带着女儿在小区玩耍,碰到隔壁邻居也带着孩子在一起玩。我们大人们在一旁聊天,孩子则在不远处追着跑跳,嬉闹,还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搬运东西。
看到女儿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样子,邻居说:“看看你家孩子,领着我们家那个爬上爬下的,多活泼好动啊,不像我家孩子总是生病,太安静了。”
像我女儿比较活泼,充满探索欲,并且带动了其他孩子,说明了孩子是一种健康“好动”的表现。
好动的孩子,这种天性会让孩子充分的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和自由探索能力,这对孩子的早期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均有好处。
在孩子两岁之前,活泼好动的孩子一般会比安静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有优势。
好动是属于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却不等于多动症,顽皮好动和多动症,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千万别误解了。
好动的孩子跟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患上了儿童多动症,其实,孩子好动,并不代表他患上了儿童多动症,有时候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标志。
好动的孩子,他们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看到什么都要去摸和动,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
而那些活泼爱动的孩子,在课堂上犯点纪律小错误也是本性使然,我们只能说他自控力不足、精力过于充沛、意志力不够强大,而不应该去和某种疾病对号入座。
好动与多动症有着本质的差别,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点来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
1、发生年龄不同
孩子好动在幼儿时期表现得较为明显,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好动现象会慢慢变少直至消失。
而儿童多动症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童年时期,甚至青少年时期,不会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改善。
2、专注力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经常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能够专心致志去做。
而患上多动症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几乎不能专注于任何事情,即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总会半途而废或者频繁转换到其他事情上去。
3、自制力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可能只会在家里,或者在某些场合、特定的人面前表现得好动,但在其他环境,尤其是陌生的环境或者比较严肃、正式的场合能够安静下来,还能够接受父母的管教,约束自己的行为。
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则比较冲动,情绪很不稳定,还常常不分场合地发脾气,也不容易接受父母的管控。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好动和多动症之间的区别,就要慎重对待孩子的多动。
当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父母不要胡乱猜测,不能随随便便就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让他背上沉重的精神压力。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他是多动症,否则就会增加孩子的精神负担。
孩子是不是多动症患者,需由医生来确定。如果确诊为多动症的孩子,父母必须及时给予孩子干预、治疗,而对于好动的孩子,父母只需要在平时正确引导即可。
对孩子的好动父母这样来引导
很多精力旺盛的孩子,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对研究周围的世界相当兴奋。
孩子好动、好交流是学习和探究欲望的表现,好奇心驱使他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所以,孩子会持续地对环境保持好奇,尝试主动提出想法,并且乐此不疲地投入探索。
我们要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尽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他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
1、不要阻止孩子的好动
对于好动的孩子,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会受伤而阻止他。其实,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爱跳爱跑可以起到强身健脑的作用,对于他的成长是有利的。
另外,如果我们阻止了孩子的好动行为,孩子的精力就无法得到释放,他就会感到无聊、焦躁,这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阻止孩子的好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玩耍的时候,我们最好陪伴在孩子身边,并告诉孩子一些注意事项,以此保证孩子的安全。
2、多陪伴孩子
有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常常无法陪伴孩子,这使孩子被关注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孩子常常会表现得好动,以此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对于孩子这种因缺乏父母的关爱而引起的好动,父母可以通过多陪伴孩子来管控。
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手工、画画,在这个过程中,要督促孩子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3、在运动中培养专注力
对于好动的孩子,运动比其他任何活动形式都重要,通过运动不但消耗了孩子的精力,也促进了运动能力发育,同时在运动中对培养孩子注意力也是不错的方法。
我跟女儿经常玩一种游戏,就是根据我的指令来跳圈:
我喊红色,她就跳进红色的圈里,喊蓝色,她就跳进蓝色圈里。
我可以根据女儿的反应,变化自己的语速和指令的难易程度,因为这样女儿需要非常的专注才能完成这项运动。
4、给孩子制订规矩
在顺应孩子好动天性的同时,我们也应给孩子制订一些规矩,对孩子的言行进行必要的约束。
尤其对3岁以上的孩子,要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好的行为,在特定的场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我带女儿去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等公共场合时,会告诉她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乱说乱动、大声喧哗,否则就会影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