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人们可以期待未来治疗方法的改善?
奇妙的克隆 课后题
一、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1.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
其实,人类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生物。
人类打破了自然规律
在自然环境中,衰老就意味着死亡,但在人类世界,即使是衰老的个体,也能存活很久。
之所以在自然界中衰老的个体会快速死亡,是因为地球上的大多数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能量储存起来。
我们知道,单位面积上的植被是有限的,植被的光合作用的速率也是固定的,大概在2%-5%,所以单位面积内的总能量是有限的,因此单位面积内能够供养的生物也是有限的。
老一代个体的死去,能够节省一些能量帮助年轻的个体更好地存活,因此自然界的生物是不赡养老人的。
而当生物衰老之后,身体机能就会下降,此时奔跑速度会减缓,很容易被食肉动物所捕获。
食肉动物衰老时,由于无法捕获足够的食物,也会被淘汰。
其实,自然界不仅对待老人如此狠心,对待幼崽同样也是铁石心肠。
科学家观察发现,一些企鹅每次会产出两枚蛋,但它们只会孵化较大的蛋,对另一只蛋不管不问。还有的企鹅虽然会孵化两只蛋,但在喂食时,会着重喂养体型较大的一只,分配给另外一只的食物非常少。
还有一些鸟类的幼崽,在刚出生不久就会推搡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会把它们推下树。下图中就是一只刚出生的幼鸟试图把其他还未孵化的蛋推到树下去。
之所以它们会如此狠心,就是因为在自然界中能量总是有限的,它们要想提高后代的存活率,必须牺牲一些羸弱、无用的个体,这就是自然规律。
然而人类的出现打破了这项规律,在人类的社会中,我们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人们赡养老人,抚育后代,尽可能地提高每一个个体的存活率。
人类改变了自然规则
在自然界中,生物演化是为了适应环境,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基因,才有可能会被自然所保留;反之,不能适应环境的都会被自然所淘汰。
但是,人类却让一些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存活了下来。比如:香蕉。
野生环境下,香蕉是有种子的,但是人类却通过一系列手段,得到了一种3倍体的香蕉,这种香蕉体型更大,果肉更香甜,果核更小甚至完全没有。
然而3倍体的香蕉的缺点是,在自然环境下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这是因为3倍体的香蕉在产生配子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造成生物不育。所以3倍体的香蕉只能通过无性生殖,而无性生殖的后代,基因几乎和父母一模一样,这造成只要发生大规模流行病,该香蕉就会被灭绝。
按照自然规律来说,这种香蕉品种会被自然所淘汰,但人类的出现改写了3倍体香蕉的历史,现在3倍体香蕉不但没有被自然淘汰,种植面积反而很广阔。
除了香蕉之外,折耳猫也是如此。
折耳猫由于患有多种先天性基因疾病,在野外生存时,很难进行捕猎而死亡。但人们却喜欢折耳猫可爱的身躯,把它们保留了下来。
可以说,人类的出现,让那些原本应该被自然所淘汰的生物,也能够被保留下来。比如:无毛猫,在自然环境下会因为无法保暖而死亡;茶杯犬,携带多种遗传疾病,造成无法有效捕猎而死亡;不育的骡子,无法繁殖后代而死亡。但现在,它们都活了下来。
人类改变了演化的方向
我们知道,生物的演化是由环境控制的,在自然环境下,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由于无法适应环境,会被环境所淘汰。然而人类医学的进步,可以让某个携带致命基因的个体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还能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所以,现代医学的进步,可能改变了人类演化的方向。
不仅如此,人类还主动参与到人类的演化之中。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地对人体基因测序,一旦能够找出控制人类更聪明的基因、更漂亮的基因、更健康的基因、更长寿的基因等,人类甚至能够利用基因编辑手段来修改我们的基因,从而让我们下一代的基因朝着更有利的方向演化。
人类不仅能修改自己的基因,还能够修改其他生物的基因,改变其他生物的演化方向。
比如:人类自从进入农业后,就改变了一些动植物的演化方向。比如:我们在驯化猪时,会让体型更大,长膘更快的基因保存下来;剔除攻击力强的基因。就这样猪的演化越来越符合我们的要求。
还有,小麦在刚出现时,可能淀粉含量没那么高,但人为选择之后,小麦的麦穗越来越大,淀粉含量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未来小麦的演化方向,会变得越来越符合人们的要求。
因此,人类才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生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彻底战胜疾病吗?
在现代社会,居住地是大众疾病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在低纬度国家,传染性疾病如疟疾、黄热病和霍乱传播广泛。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它们无法生活在寒冷气候下,因此,遭受疟疾之害的主要是低纬度地区的贫困国家。现在已经有治疗疟疾的药物,但是价格昂贵,而且要产生效果必须经常服用。疟疾会导致发热,严重的可能致命。可想而知,当大多数人都经受疟疾之苦时,国家的经济根本无从发展。
高纬度地区国家最常见的大众疾病是癌症和心脏病。那里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人们寿命长,因此要面对的老年性疾病也越来越多。而非洲和亚洲有很多人在到癌症、心脏病易发年龄之前,就已死于传染病了。
由于大部分科学家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富裕国家,因此可以想象,大量资金都投入到什么疾病的研究上了。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主要研究癌症的防治方法,他们在不断实验针对不同癌症的疫苗。
针对癌症的疫苗利用了癌细胞不是普通细胞的特点。当免疫系统识别出癌细胞,就会攻击并消灭它们,这样它们就无法发展成致命的疾病。将来还会研制出一种“鱼雷”,专门识别带有危险遗传物质的细胞,并且改变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自行停止生长。也许,到2050年就能出现这种神奇的药物。
识别体细胞遗传物质的方法也可以用来识别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1999年,基因研究者第一次完整绘制出关于肺结核病菌的“基因图”。这种病菌的遗传物质中包含着一种“破坏计划”,根据这个基因图就能研制出专门针对肺结核病菌的药物,有效杀死它们。1998年,世界上大约有300万人死于肺结核,其中大多数都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这种被称为“白色瘟疫”的疾病,在1950年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当人们在“二战”之后开始使用抗生素后,肺结核几乎完全消失了。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又卷土重来了。在肺结核患者的体内,一些病菌在经抗生素治疗后仍能存活下来,那是因为这些病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再惧怕抗生素。
目前医生面对这些有抗药性的病菌一筹莫展,也许未来科学家能发现被抗生素杀死的病菌的遗传物质和有抗药性的病菌的遗传物质之间的差别,从而研制出能够彻底将病菌杀死的抗生素。
现在我们面对许多威胁健康的细菌和病毒十分无助,不过从长远来看,只要人类继续研究病菌的遗传物质,一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避免疾病的最佳方法是在健康时就预防。人们在预防方面越来越注意,富裕国家的人比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更早具备预防意识。其实很多疾病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比如由于摄取能量过多,身体无法消耗造成体重超标,进一步发展成危险疾病。
“饮食健康”四个字中蕴含了很多真理。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具有健康意识的人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因为他们拒绝富含脂肪的食物、酒精和香烟,并且定期做运动。实际上,只有这些人心里才真正明白如何维护自己的健康。
在第三世界国家,疾病预防意味着要向人们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平衡饮食、宣传关于疾病的知识。这些国家每年有几百万人死于传染性疾病疟疾,主要就是由不干净的饮用水造成的。大多数儿童都可以用洁净的饮用水、盐和糖的溶液救活,但即使是这类便宜的“药物”对很多家庭来说也负担不起。
缺乏健康知识的后果在非洲十分明显。大部分人感染上艾滋病毒,就是因为很多非洲国家的政府耽误了向人们宣传如何预防的知识。如果信息宣传更到位,南非和津巴布韦的数百万人都能免于死亡。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 2015年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报告》,使用大量精确数据对中国近10年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展作了回顾与总结。虽然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但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死亡率分别为271.8/10万、144.3/10万和68/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79.4%,因此,对慢性病的防控已刻不容缓,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顺应了医学发展的需要[2]。慢性病的致病因素来自诸多方面,主要包括不合理膳食、吸烟、缺乏运动、病原体感染、遗传和基医学如果在不断的发展,治疗癌症有没有可能像治感冒一样?
百年之前,人们对待癌症除了手术切除,没有其它手段,随着时间推移、医学发展,化疗出现了,放疗出现了,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也都应用到临床了。那么再过一百年,治疗癌症会不会像感冒一样简单?
愿望常常很美好,比如长生不老,但违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根本实现不了。癌症同感冒相差甚远,推测,以后的事只能是推测,癌症治疗不太可能很简单!
一、感冒是外来微生物所致,而癌症是内部叛乱!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性,是外来的微生物!今年这一波,明年那一波,好了又有了,只要人体免疫系统处于弱势时,感冒就发生了。
癌症不同于感冒,它是自身的细胞出现了叛徒,癌细胞就好比是混在人民群众中的敌人。癌症一旦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全身性疾病,终生抗癌,不是频繁发生。
二、感冒不治而愈,癌症行吗?
感冒药都是一些缓解鼻塞、流涕、头痛的对症治疗,几乎不用抗病毒,屋子通通风、多喝点水,免疫系统同其战斗取得胜利,感冒也就好了。
癌症不斗,行吗?侵袭、扩散是它的本性,肿瘤突破基底膜就有侵袭能力,直径超过1-2mm 就可能远处转移,不治疗,一般情况下肿瘤它不会静静地呆在原地。
三、癌症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一样么?
癌症包罗的情况很多,各个系统都可能发病,就是某一部位的癌症,还有很多不同的病理分型、基因分型、免疫特性,用一种方法、或者几种方法都能治了?
目前确实有多病同治的方法,比如微卫星不稳定高表达的肿瘤,如肠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实体瘤可用同样的免疫治疗,但这也必须有共同的特性,所有的癌都一样?
癌症是随年龄增长而多发的疾病,受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习惯、微生物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光也可能致癌,比如喜欢日光浴的外国人,黑色素瘤发病率就非常高。百年之后,人能不衰老?环境、饮食、生活等情况全都是好的?因此,癌症仍会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科学要进步,对付它的方法会越来许多、越来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