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是耳聋儿童这一现实呢?

2022-10-06 17:30:22 来源 : 网络 作者 : 听雨楼

家长怎样面对聋儿的心理健康?

1.尽早求医: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并因此引起语言障碍时,对很多家长来说确实是巨大的打击。这时,应把自己悲痛的心理向亲友和医务人员倾诉出来,排解自己的忧伤、焦虑心理,冷静地听取医务人员的忠告,尽早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并尽早进行听力言语训练,公益慈善,使孩子尽可能的融入主流社会。 2.走访成功的家长:看看其他聋儿戴上助听器后是怎样学会说话、怎样进入正常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习的,和这些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学习用正确的心态和方法面对自己的孩子,就会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希望。 3.注意个性培养:要把自己的聋儿当成健全孩子一样培养、教育,不要处处想到他们“不能干什么”,时时提防,怕这怕那,过

如果孩子患有听力障碍,家长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如果你的孩子患有听力障碍,那么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一个检查,不能拖延。因为小孩子在有听力障碍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他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可能会让小孩子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在接受了专业的检查之后,我们就能够明白宝宝会有这样毛病的原因,然后就可以进行对应的治疗,让孩子的听力变得比较好。

父母应该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在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如果不治疗的话,就会让孩子的听力问题越来越严重,让孩子特别的不舒服。因为小孩子在长大之后也会明白自己的问题,他们会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就会非常的失落难过。所以带孩子听不到母亲呼唤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判断孩子的听力出现的问题就,应该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一个检查。并且新生儿在出生之后也要进行一个听力检测,如果不进行的话就会让孩子得不到比较好照顾。

妈妈应该给孩子购买一个人工耳蜗,这样才能让孩子听得比较清楚。

人工耳蜗的价格是比较贵的,但是如果不带人工耳蜗的话,就会让孩子一直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会让孩子学不会说话,这也是很不好的。所以说在孩子有这样问题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倾尽自己的全力去治疗,让孩子能够变得正常起来,不能让孩子的身体出现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么父母也是很上心的,他们可能会自责一辈子。

总结

在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不能拖延时间,如果拖延时间的话,就会让孩子很难受,让孩子的身体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所以父母一定要细心的照顾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出现听力障碍的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听出出现障碍,家长不要着急下定论先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有些孩子器官发育比较晚,可能听力没有成年人敏锐也是很正常的,这时过个半年时间可能就会慢慢变好了。家长在饮食方面多保障孩子的营养,让他积极参加锻炼,平时可以多与人沟通或者听音乐,这些措施都是有利于听力器官发育的。当然如果排除生理因素,单纯因为遗传问题导致孩子听不清声音,那这时候只能通过戴助听器来解决问题了。因为遗传导致的生理障碍是无法通过后天措施来彻底治好的。

不过家长在对待这个问题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还是先确认清楚孩子到底是真听不见还是听见了但没有反应。如果是真听不见,那代表孩子耳朵里根本没有声音,这属于身体出现的功能障碍。如果孩子听到了声音但是整个人没有反应,这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完全可以解释成思维比较迟钝。相比后者,前者显然要更加严重一些。因为功能性障碍基本不存在有效解决方案,但是思维迟钝问题却可以通过时间来慢慢缓解。

有时候父母发现跟宝宝说话时对方总不理自己,这时他们会觉得孩子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但其实在1岁这个阶段宝宝听力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你只要不是当着他的面来讲话,他很有可能就完全听不清楚。其次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你跟他说话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有时候就会陷入一种恍惚的状态。而等到年纪稍微大一点之后,孩子虽然能够听得见你讲话,但是沟通表达能力又严重不足,他不知道如何来回答你所以就会表现得非常迟钝。这种问题统统可以归结为思维不够成熟,等到孩子长大以后自然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孩子到了3岁阶段还是听不清父母讲话,那么这已经可以确定为听力功能障碍了。这时家长最好找专业人员去咨询,并且及时给孩子配备助听器来解决生活不便的问题。

孩子耳朵听力不好,家长要怎么办?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发现儿童的听力相对较差,应该及时的先完善检查,明确听力下降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感音神经性因素和传导性因素。感音神经因素比较常见的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会在频繁的感冒之后,听力逐渐的下降,这种疾病目前并没有什么特效的方法,在听力下降十分严重的时候,选择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方式。传导性因素导致的听力下降是比较常见的,如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需要结合检查后针对病因的治疗,一般在解除梗阻原因后,症状都能够得到恢复,比如取出外耳道耵聍。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以抗菌素,黏液促排剂以及短期的鼻腔血管收缩剂为主。经过药物治疗无效三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采取鼓膜穿刺抽液或

想要保护孩子的听力系统,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好?

为了保护儿童的听力,我们首先应该避免噪音。有时当拍摄或声音特别大时,我们应该捂住耳朵以避免大声音的刺激。二是避免意外伤害。应该警惕药物性耳聋,有药物性耳聋基因的儿童如果使用少量的耳聋药物,就会失聪,因为他们有耳聋基因。如果他们不服用这些药物,他们可能终生听力正常。

还有预防外耳和中耳感染的方法。中耳炎也会影响听力,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中耳感染。在洗澡、游泳和哺乳时,注意防止水进入耳朵,我们应积极预防可能损害听力的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炎和乙型脑炎。我们应该及时接种疫苗,以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还需要优生学。优生学具有遗传因素,因此应进行基因筛选。怀孕后,胎儿应抽取羊水进行基因筛查。如果有听力受损的基因,应尽快进行干预。

有早产、难产引起的新生儿窒息、严重黄疸等,应尽量避免。如有新生儿窒息、黄疸,应尽快进行听力检查或听力诊断。如果发现听力受损,应进行早期干预。孕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孕期尽量少用聋药,避免宫内感染。

平时,我们应该避免各种噪音污染。如果我们长期暴露在机器轰鸣、车辆噪声等各种噪声中,会使听力下降的人更容易疲劳、急剧听力下降,甚至出现噪声性耳聋。适当的耳部按摩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保护听力。为了避免过度的情绪激动,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态度。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和收缩,导致内耳听觉细胞血流严重减慢,内耳听觉神经缺氧,突发性耳聋。平时应避免随意挖耳,避免使用耳勺、火柴棍挖耳,以免损伤耳道,引起感染、炎症,影响听力。

相关文章

  • 当前对民众的主要危害就是急功近利
    当前对民众的主要危害就是急功近利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对网络的依赖心理现在的网络比较发达,每天适当的上网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但是每天长时间上网或者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那么就有可能会诱发心理疾病

    2022-09-30
  • 自己喜欢孩子想生二胎,但处于丧偶式
    自己喜欢孩子想生二胎,但处于丧偶式

    丧偶式育儿已经够可怕了,诈尸式育儿又是什么模式?诈尸式的养育行为不仅破坏了与妻子之间的关系,而且破坏了孩子的前途,如果父亲在教育中的行为是一件小事,那么诈尸式教育是最伤害

    2022-09-26
  • 子女教育的扣除在父母之间如何分配
    子女教育的扣除在父母之间如何分配

    子女教育的扣除在父母之间如何分配?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即一人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即一人每月500元扣除。只有

    2022-09-24
  • 年龄大了以后,我们需要如何保护自己
    年龄大了以后,我们需要如何保护自己

    老年人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听力?老年人预防耳聋谨记七点保护听力1.远离噪音损害不仅仅对于老年人,对于年轻人来说,经常接触噪音也会导致听力的下降。这是因为噪音会导致耳朵内部

    2022-08-28
  • 不输在家庭教育28卷p159,160页心得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不输在家庭教教育上第28卷的感受怎么写父母的爱与呵护对孩子最重要。家庭氛围温馨和睦的孩子性格相对会比较平和稳重。所以,家长首先对孩子温柔关爱与

    2022-08-19
  • 在对待亲戚方面,你如何教育子女
    在对待亲戚方面,你如何教育子女

    面对不知感恩还欺软怕硬的亲戚大家作为父母会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与他们相处?父母并不需要想着怎么教育子女如何与亲戚相处,只需要想着自己怎么和亲戚相处,然后孩子有样学样就可以

    2022-08-18
  • 父母的教育有多重要?
    父母的教育有多重要?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是作为一个对外界一无所知,并且生存能力低下的生物,因此这个时候家庭的呵护与教育就显得尤为得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2022-08-06
  • 我奶奶应该是听力不好,最近跟她说话

    我奶奶听不清楚人说话,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你好,据你所说你奶奶的这样情况,可建议你去专业的听力中心去检查一下,看看你奶奶听力是否出现问题,如有可就近验配适合的助听器,能解决你

    2022-07-14
  • 怎样教育孩子合理的宣泄情绪?
    怎样教育孩子合理的宣泄情绪?

    教会孩子释放情绪有哪些正确的方式呢?序言:在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小编建议我们一定要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想要教会孩子释放情绪的话,我们

    2022-07-10
  • 智障儿童家庭及社区康复等其他机构
    智障儿童家庭及社区康复等其他机构

    国家对智障一级的儿童的社会保障措施?国家有专门的《残疾人保障法》,第六章就是讲的福利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

    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