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又好又乖的女儿为啥被妈说让她蒙羞
我有一个非常乖的女儿,是我教育的失败吗?
周末的时候,我们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门前有一些儿童娱乐设施,其中有一个大秋千,能让几个孩子同时坐在上面。
孩子们叽叽喳喳爬到上面摇晃秋千,但是秋千仍在原地打晃,旁边一个6岁的小男孩看到就跑去帮忙推。
结果男孩妈妈紧跟着就过来了,让男孩不许再推,男孩不听,继续推,他的妈妈就呵斥了他几句,结果把小男孩气的扭身跑掉了。
过了一会,在餐厅刚巧又遇到了这个妈妈和男孩在邻桌吃饭,只听到男孩妈妈语重心长的对他说:
“你要是推秋千,把别的小朋友推到地上,那别的小朋友就容易骨折,脑袋摔破流血,人家家长就会骂你打你的,还会说妈妈没把你教育好。”
男孩不服气:
“我只是轻轻的在推。”
妈妈继续说:
“万一呢?要是有小朋友没坐稳,摔了,也是你的责任啊。你就让那些小朋友自己玩,不要动手,在旁边看看可以。”
我常常觉得,社会把孩子们过度“熊孩子”化了。
只要孩子不符合大人们的期望,只要他稍微有点调皮,都会被划入“熊孩子”的范围,受到口诛笔伐。
所以让家长们也变得很“敏感”,本来只是孩子正常的玩闹,也是符合孩子年龄的行为,都会让家长陷入“自己不教育好,社会就会替自己教育孩子”这种忧虑里。
本意虽然是好的,孩子的确应该遵守一些规矩,但过度敏感,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管教”。
有时候,我们会收到一些妈妈生气又无奈的求助:
“孩子不好好吃饭,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知道该怎么让他听话。”
“都四五岁了,孩子还尿床,怎么骂都不管用,我是不是应该打几顿让他长记性?”
.......
我会想,这些妈妈太焦虑了,这些事情为什么要这么急?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普遍会有的表现,在家长眼里却成了了不得的大问题,必须改,而且必须马上改。
其实,如果父母们考虑的长远一点,从孩子的综合表现来看,可能就会少一点纠结孩子眼前一些“不受控制”的行为。
毕竟大家心里都有数,打骂孩子没用,管一时,过后孩子又是老样子。
因为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在他们逐渐成长的时候,他们会吸收新的东西,产生自己的想法,会思考,会怀疑,想尝试,并且希望“夺取”自己的控制权......
所以,孩子绝对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能够如父母所愿,按父母的意思行事,这很正常。
实际上,家长期望孩子的“听话”,应该是在这一段亲子关系中,家长和孩子能够互相信任,家长值得信赖和依靠,孩子愿意与家长合作,这种听话是发自内心的,是良性的。
对孩子少一点管制,并不代表就要放养和纵容孩子。
那些自身控制欲不强,对孩子温和、尊重孩子的父母,遇到问题不是只从结果来看,而是从源头来思考,他们会去和孩子解释、耐心沟通,这样往往使得和孩子的关系更加稳固和亲密。
于是,孩子自然就省心了,在外人眼里,就是“听话”的孩子。
而强势的父母,对孩子的任何事情、任何行为都要去干预,而且不说明理由。
像文中开头那个妈妈,她虽然解释了理由,但是这些理由是她自己恐惧担心的,却要求孩子来理解承担,过度夸大风险,以恐吓的方式强行让孩子接受。
还有的父母可能根本解释不清楚自己的要求和目的,也可能是认为没必要向孩子解释,只是盲目的要求孩子照自己的指示去做。
例如孩子都喜欢玩水,在家里的洗手池里总是放满水,放点各种小玩意进去,就能让他玩的不亦乐乎,那么有的妈妈就会很烦,大声的呵斥孩子:“不要玩水了!你把袖子都搞湿了!”
湿了那又怎样呢?帮孩子换一件,或者让孩子自己去换一件就是了。
实际上,把袖子搞湿了,要换衣服是让妈妈感觉多了件事儿,很麻烦。可妈妈看不到玩水让孩子很开心,而且自己在尝试些小游戏。
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家长希望孩子听话,省心,实际上是不希望给自己添麻烦。所以他们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做才是正确的,才是符合自己期望的,而不管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
养一个“听话”的乖孩子,是你教育最大的失败!
因为专制父母的高压政策下,孩子要么变成非常听话但失去个性,要么就变得非常叛逆。
第一种孩子,由于事事都由父母说了算,自己没办法做主,失去了控制权,逐渐就会丧失自信。
这类孩子首先丢掉的,就是反抗精神。
长大了以后,在和他人的相处中,无论是亲密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即便在这种关系中受到了委屈,吃了亏,他们也不太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一直忍耐,因为害怕自己的反抗会破坏关系。
第二种孩子,小时候由于年龄太小,没有能力反抗父母的压制,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攻击性。
到了青春期,长大了,就会和父母对着干,甚至离家出走,和坏朋友混在一起,整个人充满着“叛逆”,因为对一切试图控制他的人“反叛”,才能让他们找到自我的存在。
我们在新闻中,常常可以看到,那些在外面犯了大事的孩子,家长往往特别吃惊,自己的孩子明明很乖,很有礼貌,听父母的话,尊重老师,为什么会犯事?和他平常的表现不一样啊。
因为家长眼里的孩子,是戴着面具的,他们只是按照父母期望的样子在表演,而父母看不到的时候,才是真实的自己,而这种真实,早已经在父母的高压控制下向另一个极端扭曲了。
就算是成年人,在一段关系中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控制,也不会开心。
在家长的压制下,孩子不得不按照要求去生活,才能让家长开心,这对于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来说,精神压力非常大,在这种压力下,他们是不可能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内心只有憋屈。
孩子需要掌握一定的权利,让他能够自我控制,自我支配,家长起到的作用应该是辅助,引导,而不是压制。
不要为了让孩子听话采取各种惩罚和利诱,和孩子建立起值得信赖的亲子关系,孩子和父母沟通的多,互相理解,自然就会“听话”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的女儿,为何说自己让家里蒙羞?
书中的居里夫人是从小天赋异禀的天才,是沉默寡言的“科学怪人”,是宽容大度、不计名利、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科学家。
居里夫人我们都不陌生,是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与科学家,与其丈夫皮埃尔·居里关于放射性的研究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又独立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元素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在这个奖项获得之前,居里夫人有一生最大污点,与学生暗生情愫,差点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然而,还是有一个人闯入了居里夫人的生活里,打乱了居里夫人的节奏,这个人,便是比居里夫人小5岁的学生保罗·朗之万。居里夫人丧夫后,不仅要继续从事科学实验,还要照顾两个女儿,而朗之万却在生活与科学上都给予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帮助,这让居里夫人十分感动,并慢慢的爱上了朗之万。但朗之万是个有妇之夫,妻子只是个市侩小女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朗之万吵得不可开交,埋怨朗之万不能为家庭带来收益与贡献,只知道投入他的科学之中。
结果,居里夫人与朗之万都爱上了对方,两人还密谋着要朗之万向妻子提出离婚。但朗之万的妻子死活不同意,离婚失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朗之万的妻子发现了居里夫人写给朗之万的情书,并将情书公布给了媒体。面对如此劲爆的消息,媒体当然要大肆渲染,将心中居里夫人对爱与性的渴望都展露无疑,众人开始纷纷指责居里夫人,称她为"波兰荡妇",还让她滚出法国。
当时居里夫人因发现钋和镭正被提名为诺贝尔奖的得主,主办方听闻居里夫人的丑闻,便想取消居里夫人的提名,后在居里夫人的真挚恳求与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居里夫人还是获得了提名资格,并成为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