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顺为先不顺就是不孝,对父母的话应该顺从,如果你认为父母的话不对,该怎么办?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吧!
张萌认为孝顺应该孝为先,孝顺到底是孝重要还是顺重要?
孝道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父母生养育我们,照顾我们长大,当父母老了,我们也长大之后,肯定要学会孝顺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孝顺二字,孝在前,顺在后,很多的人觉得对于父母来说孝更重要,也有的朋友会觉得顺更加的重要,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两者都很重要的,只不过需要我们自己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一下而已。因为一味的愚孝也不好,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味的顺从更不好,有的时候会害了父母,所以说需要自己去做出选择。
一:孝是对父母好。所谓的孝无非就是对自己的父母好,孝也分很多种,有小孝,有大孝,你经常给父母买东西,照顾父母的意识起居这是孝,你经常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带父母出去散心这也是孝。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这都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愚孝,因为很多的时候父母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不一样,不是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有的家里面重男轻女,父母让女孩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男孩,不给就是不孝吗,并不是,这种孝我们不提倡。
孝顺当中还有一个顺字就是尊重父母的想法,每个人在看待事情的想法上都是不一样的,顺是在生活中顺从父母的想法,让父母得到真正的开心。就像你在大城市中买了房子,想要接父母过去一起居住,但是父母根本就不适应城市里面的环境,就想要在农村待着,你顺从父母的心意这是孝顺。当然了这里所说的顺并不是一味的顺从,自己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行,明知不对还去顺从这是不孝。
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孝和顺都是缺一不可的,因为两个字缺少一个都会违背我们的愿意。我们想要做到真正的孝顺,那就要真正的从父母的内心出发,让父母感到真正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我们给父母养老,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多尽孝,不要等到失去了之后才去后悔。
你是如何看待顺从就是孝顺的?
中国从古到今从未倡导过“愚孝”,“愚孝”只是一些人对于孝顺的理解而已,如果有人在孝顺这个问题上理解错了,只能说是其个人的问题,绝不代表孝顺本该如此。
我们孝道所遵从的传统礼法,无疑于是《孝经》,而《孝经》据传说为孔子所作,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意思就是做儿子的不能看着父亲犯错而不去阻止。也就是说,从孔子开始,已然对孝道进行了反思,对于错误的行为,切不可盲目遵从,否则便是陷于父亲不义。
而今时今日,有人提出来长辈说的话子女一定要顺从的说法,实则并不是我们传统孝道的要求,也更不是如今辩证观之下思考的结果。所谓之孝道,一则为孝,即奉养,二则为顺,即不要顶撞。而“愚孝”所主张的是“从”,无论父母做对做错,子女都要从之,显然这不是的一个思想成熟的人,应当作出的选择。
原因有二:第一,“从”,即是不考虑后果,如果父母犯错可能让其身陷囹圄,子女盲从的行为,就等于加速并支持了这一过程,这就是陷父母于不义;第二,“从”,会变本加厉,如果子女对父母的话盲目顺从,并不思考对错,也不提出反对意见,父母便会因此变本加厉。一旦达到了子女无法承受的程度,就会导致激烈的争执,甚至是亲情的绷断。
事实上,仅就我了解的很多社会事件来看,子女与父母老死不想往来的原因,很多都是子女早期受到父母控制,而当子女有了独立思想之后,两者之间形成了碰撞,继而产生了矛盾。所以,为人子女者,若想要履行孝道,切不可盲从。
综上,我作为以养老服务行业的一份子,不敢说对于老年人完全了解,但是却也从老年人的境况中总结了一些看法。在子女给老人养老的问题上,切不可寻求极端,否则必然物极必反。所以希望各位谨记,让老人开心的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在给父母养老的问题上,及时反思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