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首告别母校告别同学的诗,可不可以帮我想一个古风的名字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和——诗句谢谢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海内存知己,天下若比邻。(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一、唐·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话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二、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话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扩展资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 )和(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同学用诗句来表达离别之情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 , ”和“ , ”的诗句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 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 今天深夜啊灯光仍在亮 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 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新长征路上老师立功 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 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 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 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关于告别母校的诗歌
我爱母校
我们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
(第一段点名到了离开的时候了,“终于”一词说明内心的不舍和不得不将要面对的现实——我们要分别了)
爱在你温暖的怀抱中畅游知识的海洋
(第二段写明在母校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欢快的母校提供的舞台上尽情的学习,获得了很多的知识,也体验到了很多的温暖)
你常常告诉我温良恭俭让
(第三段写母校教会我要做一个谦谦君子,要符合社会的我的期盼,对得起在学校对我的各方面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母亲般的教导让我明白唯有你最美好
(第四段写到了分别的时刻我才明白原来母校教导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离开你,仿佛是我生命里的一场遗憾)
校长讲完话我们就要照毕业相了
(第五段写总结,现在我正在学校的大礼堂内,校长讲完话就正式的代表我们就去照毕业相片了,也在隐隐表达自己内心真的不舍和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扩展资料:
“母校”的来历
1、人们经常把自己已经毕业或已经肄业的学校叫做“母校”。
2、它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的一个外来语。当时,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聘请有日本的教员,其中常以孔子之徒相标榜、宣扬孔子教最倾心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的服部宇之吉对我国师范教育发展贡献很大。
3、1907年他在送别第一期毕业生的讲话时候首次提出“母校”一词,由于该次包含浓浓的亲切之感,一时间大家广为接受,后来便在全国流行起来了。
参考资料:服部宇之吉
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