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二维、三维荧光光谱的特点及异同?
三维荧光光谱则是由激发波长(y轴))一发射波长(x轴)一荧光强度(z轴)三维坐标所表征的矩阵光谱(Excitation—Emission—Matrix Spectra),也叫总发光光谱 (Total luminescence Spectra)。通常的荧光光谱是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扫描所得的平面图。很显然,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不仅能够获得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同时能够获取变化时的荧光强度信息。三维荧光光谱图一般有三维投影图和等高线荧光光谱图这两种表示方式。
物质的荧光强度F与激发光的波长和所测量发射光的波长有关,将F的数据用矩阵形式表示,行和列对应不同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每个矩阵元分别为该激发光、发射光波长的荧光强度F,称之为激发—发射矩阵,简称EEM。描述荧光强度及同时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变化的关系图谱即为三维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有两种表示形式。
荧光分光光度计三维谱图显示有什么作用?
常规操作荧光分光度计做出的光谱图是二维光谱图,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两者之前总是固定其中之一,让另一个波长扫描,得到荧光相对强度随波长变化曲线。实际上,荧光相对强度是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两者的函数,如果两个波长同时变化,或者从总的结果看两者都有变化,则荧光光谱就是三维信息。 目前利用荧光分光度计做三维荧光光谱有两种做法:逐线合成法,同步扫描法。 逐线合成法:从样品的最短激发波长算起,每隔一个固定波长差做一条样品的荧光发射光谱,将激发波长全部用完就获得了一个样品的三维荧光信息。利用这些数据,采用人工方法或计算机的相应程序,能够做出该样品的平面等荧光强度值图,即样品的指纹图。也可以做出空间三维等距投影三维荧光5个区的代表物质
荧光:由多重度相同的状态间发生辐射跃迁产生的光,如S1→S0的跃迁。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由于电子跃迁而由被激发分子发射的光。
物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荧光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发出红色的荧光,称为自发荧光,第二种是诱发荧光,即物体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发出荧光, 称为诱发荧光。
定义
物质的荧光强度F与激发光的波长和所测量发射光的波长有关,将F的数据用矩阵形式表示,行和列对应不同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每个矩阵元分别为该激发光、发射光波长的荧光强度F,称之为激发—发射矩阵,简称EEM。描述荧光强度及同时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变化的关系图谱即为三维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有两种表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