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问题,不愿意出去是不是社交疾病
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是一种病态心理吗?
在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也存在这很大的差异。其中就有一种人在生活中不愿意与人交往,人们将这种心理称之为社交恐惧症,或者是自闭症。其实这都是一种心理疾病,只不过是一些人症状比较轻,一些人症状比较重而已。不愿意与人交往算不上一种病态心里,只能算一种心理障碍。
不愿意与人交往。首先与个人的性格有关。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总有几个人是比较内向的,由于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他们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尤其是不愿意和不认识的人交往,这是天盛大的性格导致的,可以通过后天改变;其次,与个人的经历有关。一个人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也可能是由于过去的经历导致的。一个人如果说在过去有一段受伤很深的经历的话,也就会对其让他人产生很深的戒备心理,不愿意接触别人;最后,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关。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有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和不相关的人交往,他们只在乎自己在乎的,对于其他人则表现出非常冷淡的态度。这也是非常常见的。
一、与人的性格有关。并不是所有不愿意与人交往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人来说,他们是不善于和不认识的人进行交往的。所以说他们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会故意保持距离。
二、与个人的经历有关。一个人如果在过去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尤其是自己面对最好的朋友的时候,真心换来的只是伤害的话,那么他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变得不再相信任何人,从而不愿意和别人交往。
三、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关。我们每个人对待生活的人态度也是完全不同的。就像的人对于生活和身边的人充满了热情,但是有的人对于生活和身边的人就提不起兴趣。不同的生活态度也会造成人们在与人交往时的障碍。
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喜欢和别人出去玩和吃饭,我是不是得了社交恐惧症?
有社交恐惧的当事人,因为平时和其他人缺乏接触和交流,很少能真正知道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更多的是在靠自己想当然,因为缺乏实际的佐证,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当成事实。所表现的和关系妄想比较类似,但并不是精神病性质的妄想,是因为过度认同了自己的主观想法。我们需要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不是什么明星和大人物,没有那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没有人会关注和在意自己,自己只是他们的一个过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存在感,当事人就是因为缺乏存在和价值感,才会总是觉得别人都在关注和在意自己,这是潜意识里获取存在感的方式,就好比:不能青史留名,也要遗臭万年。但这种获取存在感的方式也引发了焦虑和社交恐惧,并不是合理的方式。
那要怎样才能有效的获取存在和价值感呢?这个说来话长,我就先简单的说说方向。1.树立方向和目标,有计划和循序渐进的把事情做好,得到他人的关注的认同;2.学会尊重、理解、接纳和欣赏他人,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得到他人的需要和信任;3.学会分享,给他人一些好处,让他人感到快乐和满足,投资少回报高,得到他人的喜爱。
不喜欢出门社交是一种病吗
如果觉得自己是病的话,赶快打车去医院,挂个精神科,然后询问一下医生,如果医生说你没病,那你就是没病,相反医生觉得你有病的话,会给你开药的。
不过医生会很明确地告诉你,年轻人,你这没有病,你是一个健康的人。这时候,你就会长舒一口气,不喜欢出门社交不是啥大问题,原来我没病。
作为一个资深的宅男,我能保持着一个假期不出门,但和我的好朋友出去玩个一两天除外。也就是说一个假期五十多天,我有差不多50天都是在家度过的。
这样应该算是一个不喜欢出门社交的人吧,你可能会说我有社交障碍,或者说“社交恐惧症”。其实我还真没有,我能够跟身边的好朋友亲切地沟通和交流,遇到新朋友,也丝毫的不恐惧,同样也能结交新朋友。
那刚才像我所说的,你可能就会觉得我这样也不符合一个宅男的特质啊。这就是很矛盾的一件事儿了,因为和你传统想象的完全不符合。你想象中的不喜欢出门社交的人,应该是那种不愿意跟人说话,头发都不洗的,整天只喜欢打游戏。
但实际上,我还真不是这个样子,就是不喜欢。就像在之前写过,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内向的人并不是时时都处于很沉闷的状态,外向的人也并不是一直都喜欢聊天社交。
而我们人本身就是很复杂的生活,很有可能会将性格的几种集中在自己的身上,时而外向时而内向,如果都是保持一个样子,岂不是很没意思。
作为我们内向的人,完全不必将自己改变为外向性格的人,因为性格这个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既然没法改变,那就将这个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就好,“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道理。
说不喜欢社交,也是指能社交,但并不是自己本身的意愿。对于一些多人的聚会,我心里面还是很抵触的。班级同学聚会我就不喜欢参加,可能以后也不会去参加吧。
因为我觉得和很多人都已经不联系了,在一起聊天会觉得尴尬,还是给一点留白吧,将那份同学情谊保持在自己的想象中。但私下好朋友的聚会我还是很喜欢去的,我更喜欢和关系比较好的朋友进行交流。
所以,我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也很好,没有必要非得将自己变成外向性格的人,也想对众多和我一样性格的人说,做你自己就好。
年轻人在家里不出门,是不是社交恐惧症了呢?
喜欢宅在家里的人,往往不是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而是不擅长,也不敢......这类人群往往都有社交焦虑症的倾向。那么有社交焦虑症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是社交焦虑症?
说起社交焦虑症,很多人并不了解,因为各种精神疾病的类型十分复杂,治疗途径也有所差异。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是,社交焦虑症患者,每天的各种活动: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对他们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得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得到强化。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1、认为别人能看出他不自然的表情与窘态。
2、害怕被人注视与评论。
3、对害怕的场合采取回避或痛苦忍受。
4、自己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好的是否定的甚至是藐视的。
5、在害怕的场合常伴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频等躯体症状。
社交焦虑症的症状
社交焦虑症患者对于人与人的交流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这是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这类疾病的症状有:
1、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
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专业人士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2、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
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社交焦虑症如何治疗?
得了社交焦虑症一定要及时治疗,在疾病的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强迫疗法
专业人士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2、催眠疗法
专业人士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3、认知—行为疗法
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专业人士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4、情景治疗
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极度抗拒社交是否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极度抗拒社交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点我认为是毫无疑问。为什么这么肯定?问题就出在“极度”二字,凡事都有个衡量的标尺,过忧则不及。
极度抗拒社交,即患上了严重地社交恐惧症,医学上给出这样的解释:“患者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病因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这里给出了很清晰的描述。
众所周知,人是有感情的高等动物,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发达的语言中枢,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由的沟通交流。倘若你把这种最基本的功能都丧失了,不是心理疾病又是什么?“狼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即使我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细致教育却很难让他用人类的语言交流,因为他具有了狼的习性,长时间的与世隔绝让他害怕与人交流,也许在他眼里人类并不是他的同类,想想这有多可怕!
当今社会,很多人具有了严重地社交恐惧症,有些人整天宅在家里不喜欢出门,有的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喜欢与现实社会中人交流、甚至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等等,出现这种问题之后,也无需慌张,只要你肯改变,没有你改变不了的,只有你自己不愿意的。你可以走出家门,尝试着去多交一些朋友,学会敞开自己的心扉,面对面、心贴心的去和别人交流,于是你就会发现社交的乐趣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