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想要的东西都急功近利现在虽然很想要但有些东西就是要顺其自然 虽然很想得到
有什么曾经迫切想得到的东西,现在却不想要了?
1:人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当我们喜欢上一个东西时,往往会不惜代价也要得到他,但是当得到后,发现也不过如此,完全没有了当初那么大的兴趣。
2: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我喜欢了一款照相机:SONY F717。那时是数码相机爆发的时候,相机像素从100万狂飙突进到500万像素,就是在那个时候,F717横空出世,它总像素为524万像素,光学变焦倍数 为5倍光学变焦,数码变焦倍数为10倍数码变焦,CCD传感器,尺寸为2/3英寸,最大分辨率为2560×1920,镜头为卡尔蔡司镜头。
3:这个相机一出现,就横扫了整个数码相机界,凭借着大炮的外观和各项优秀的参数,立马在数码相机界掀起了狂潮,多次在数码相机排行中,排名前列。
4:当时他的售价高达7000-8000元,而当时我的收入仅仅一个月1000来块钱,为了能够买下它,整天缩衣节食、食,经过近1年的积攒,才买下了他。
5:但是当买下以后,除了开始时的把玩,慢慢的就把他放在了一边。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他的参数越来越不是优势,放到现在,随便一个手机,都比他的参数高。
6:也许,这就是人的本性,我们树立目标,为了达到目不断努力,当达到目标时,我们又有了新目标,再向新目标努力,总是在不断的享受着过程。
为什么越想获得,越容易失去更多?
获得与失去,是一对矛盾,是辩证的统一,总体保持平衡有余。正在进步的人,所得大于所失,因此才能进步,如同年轻人的成长;反之,正在退步的人,所得小于所失,自身减损,如同老年人的衰退。
1.把得失看得太狭隘了,反而失去了自我。
很多人看待得与失比较狭隘,比如,只把得到金钱看作所得,只把得到某个职位看作所得,只把得到一种美色看作所得。
其实,得与失是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获得知识,得到经验,接受教训,提高修养,增加美誉,增进健康,保持自我,等等,等等,都是得到,反之,则是失去。
这些元素,又是能够互换的。
例如,要想增进健康,就必须花钱,赢得的是健康,失去的是金钱。再比如,若想漂洋过海看一次世界杯,增加一种人生经历,那就必须以失去金钱为代价。陶渊明丢下了官帽子,回家种地去了,虽然失去了官场,但是获得了精神的自由。有的人今天得到100万沾沾自喜,殊不知,在道义和人格上,已经失去了自己。
2.能力不足以得到那么多,即便暂时得到的,也将加倍偿还。
如同肩挑重担,一般情况下,获得的多少与能力的大小成正比。有的人年收入几十万、几百万,那是由他的能力决定的。因此,我们没必要无条件地攀比。有的人虽然能力有限,却拿到了很高的收入,可能与他的外在条件有关,因此,也不能与他硬性攀比。
一般情况下,能力相对偏低,而所得相对偏高的人,即便暂时得到了,也是守不住的。有的人为什么是守财奴呢?就是因为他的能力太小,曾经由于意外之喜,获得了很多,如今又生怕失去,所以就变成了守财奴,然而,可悲的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3.不给别人留下机会,自己将永远失去机会。
当金钱、权力、美色、荣誉全部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有的人不顾自己能力的大小和条件的限制,恨不得拼了命地也要把这一切全部搂入怀中,而不留给别人任何机会。假定,这一切都被某一个人全部得到了,而别人没有得到一丁点儿东西,试问,这个人还能好好地活着吗?
世界是大家的,金钱、权力、美色、荣誉,等等,等等,需要社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基本上达到大致均衡的状态。因此,假如某一个人得到的太多,那么,失去的,将会更多。
人是不是越想得到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
也不一定全是,这个主要看分什么东西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如果方法用对了的话,我感觉越想要得到的东西,就能够全部得到。在我看来那种越想得到却越得不到的人就是死脑筋,明明撞到南墙了,却不知道回头,一直在那里撞墙,这样怎么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要学会回头,从墙旁边绕过去,那么你不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还有这个事情也是分两面性来看的。像我之前一直苦苦追求一个女孩子,但是怎么都追不上。如果我的目标定位是找她的话,那么我就完全符合了越想要得到越得不到的观点。但是我现在退回来了,放弃追求她,重新找了一个女孩子,很快我们俩就进入到了热恋状态。这就可以说明,我的目标如果定位的是爱情的话,那么我就得到了我想要的。可能说的有点抽象了。话句话说,如果我最想要的就是爱情,那么我就不会执着于一个人,学会及早的放手,然后迅速开始下一段爱情,那么我这么的努力寻找,这么想要得到爱情,追求到最后,我就真的成功了。
所以我们要想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成功,定下的目标就应该是那种抽象的,不要是具体的一个人活着是一件事情,例如我们要得到的是爱情,而不是某一个人,那样我们努力追求的过程中,心里面的欲望越大,越想要得到,那么我们成功的可能几乎是100%的。